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邓志谟的道教小说
作者: 小野四平   陈桂声   刘红军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志谟   铁树   许逊   明万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道教   中国通俗小说   净明道   吕洞宾   传说  
描述: ,今不详为何地(疑江西饶州府安仁县)。尝游闽,为建阳余氏塾师,故所著书多为余氏刊行”。(《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余氏即余泗泉,其在建阳有书肆萃庆堂。邓志谟的三种道教小说,皆是于明万历年间由萃庆堂刊行
对通俗文学的再评价
作者: 林为进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人生   文学作品   内容与形式   通俗文学   文学创作   艺术形式   石川达三   专业性   通俗化   传记文学  
描述: 1通俗文学’,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与哲学、美学、社会学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相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除属于现代新兴起的电影、电视外,即使是与美术、音乐、舞蹈、雕塑、戏曲
短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变性   摄影   矛盾性   艺术概念   现代艺术史   读者   莫扎特   绘画   同类书   通俗艺术  
描述: 阿纳森(H.H.Arnason)编著的《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History of Modern Art)已再版了三次,并且在不算少的同类书中越来越显出其特色。有人认为,其特色在于,它不是仅仅告诉读者现代艺术的内容。它主要是想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懂得现代艺术的多变性和矛盾性的根源。还有人认为,其特点在于把摄影作为与绘画等艺术项目相同的项目专门加论,这本身证明阿纳森对传统的艺术概念有独特的认识,把现代化的进展与艺术结合得自然得
浅谈绝句语言的通俗性及成因
作者: 孙金涛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绝   体裁   五彩缤纷   绝句   比喻   通俗性   语言特点   诗体   刘熙载   充分利用  
描述: 在我国古代诗体中,绝句要算较为短小的一种。七绝四句二十八字,五绝四句二十字,但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诗人们创造了一个个容量很大,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充分利用广绝句的特点和优势,开掘出其它诗体所无可表现的风神、韵味。刘熙载曰:“以鸟鸣春,以虫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绝句之小中见大似之”(《艺概》)正是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即试图探讨绝句的某些语言特点及其与绝句体裁特点的关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