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还原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批判
-
作者:
迈克尔·弗雷德
沈语冰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林伯格
极简主义
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
-
描述:
随着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兴起,人们发现形式主义已经走到了最残酷无情的绝对状态,与此同时,也看到了它在艺术上已经走进了一个彻底的死胡同。这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激进还原的艺术得出了格林伯格学说的逻辑结论,即现代主义绘画不可避免地走向绝对平面性,而现代主义雕塑则不可避免地走向绝对立体感的清晰度。本人的批评既是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理论的批评,也是对极简主义的格林伯格式鼓吹的批判。
-
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批判
-
作者:
迈克尔·弗雷德
沈语冰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林伯格
极简主义
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
-
描述:
随着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兴起,人们发现形式主义已经走到了最残酷无情的绝对状态,与此同时,也看到了它在艺术上已经走进了一个彻底的死胡同。这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激进还原的艺术得出了格林伯格学说的逻辑结论,即现代主义绘画不可避免地走向绝对平面性,而现代主义雕塑则不可避免地走向绝对立体感的清晰度。本人的批评既是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理论的批评,也是对极简主义的格林伯格式鼓吹的批判。
-
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批判
-
作者:
迈克尔·弗雷德
沈语冰
来源:
诗江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林伯格
极简主义
现代主义绘画的还原论
-
描述:
随着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兴起,人们发现形式主义已经走到了最残酷无情的绝对状态,与此同时,也看到了它在艺术上已经走进了一个彻底的死胡同。这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激进还原的艺术得出了格林伯格学说的逻辑结论,即现代主义绘画不可避免地走向绝对平面性,而现代主义雕塑则不可避免地走向绝对立体感的清晰度。本人的批评既是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理论的批评,也是对极简主义的格林伯格式鼓吹的批判。
-
“技术乌托邦”的迷幻
-
作者:
程亚文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乌托
还原论
情感本体
制造专家
阿尔温
五彩斑斓
考察技术
技术乌托邦
未来学家
-
描述:
有一种观念是我一直不太赞同的,这个观念与阿尔温·托夫勒有关。托夫勒是“未来学家”。未来学家的趣味。是预测未来,假如把未来描绘得五彩斑斓一些,我想这是能够取悦很多人的,人往往习惯于希望并且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这是人性的偏向。托夫勒大概也就是这么一类,在他的笔下未来总是很精彩,虽然他也偶尔说些“道路是曲折的”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