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达】搜索到相关结果 2814 条
-
赵成民美术观:进行时、素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中国书法
艺术家
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气质
进行时
美术观
雕塑
中国美术
-
描述:
|赵成民|1946年生于东北长春市。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为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日本国现代中国水墨美术馆理事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
名作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里斯蒂
博物馆
尼德兰
绘画语言
画家
蒙娜丽莎
15世纪
林达
肖像画
油画
-
描述:
《少女像》,板面油画,28×21厘米,柏林达勒姆博物馆藏。 这幅肖像画,长期以来一直被人称作《北方的蒙娜丽莎》,它是15世纪尼德兰画家佩特吕斯·克里斯蒂斯(Petrus Christus?-1473
-
外国雕塑欣赏
-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巴罗克艺术
阿波罗
艺术风格
达芙妮
贝尔尼
大理石
巴罗克风格
雕塑家
17世纪
-
描述:
八.动感的图式——巴罗克雕塑 所谓巴罗克(Baroque),是指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这一称谓源于16世纪所流行的两个名词,一是意大利语barocco,意为中世纪的一种繁缛迂腐、缺乏辩证的神学辩论,一是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的珍珠。二词皆含悖理怪奇之意,因而18世纪古典主义的艺术评论家把这层含义用来形容17世纪的西欧艺术;在他们看来,那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明显具有反常、怪诞、不规则与非理性的特
-
苎麻滞销 达县麻农竟把苎麻当柴烧
-
作者:
纺宣
来源: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县
堆放
四川
收购
青麻
滞销
晒干
苎麻
种植
农民
-
描述:
四川达县苎麻头麻收购的日子,大量的青麻堆放在农民家里,他们不愿出售,甚至将没有剥的头麻晒干当柴烧。据分析,一般情况下,达州苎麻要卖到3.5元/公斤~4元/公斤,而今年的苎麻只能卖到1元~1.5元/公
-
金陵植棉指道区浮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棉讯
年份:
194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县
堆放
四川
收购
青麻
滞销
晒干
苎麻
种植
农民
-
描述:
金陵植棉指道区浮雕
-
做比温饱身体更细致的文化微公益:“民族文化”微公益在莫旗
-
作者:
敖艳华
苏伟伟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多样性
内蒙古
中小学校
文化艺术教育
公益
中心校
图书室
民族服装
达斡尔族
-
描述:
土地上曾有河流漫过,天空中曾有大雁掠过,山野中曾有孩子们的歌声飘过,节日里曾有欢乐的土风舞张扬过——中国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把它们留住、传承和坚守,让少数民族地区孩子们的文化艺术教育丰富起来,μ润孩子们的艺术心灵,我们要
-
铜铃的故事
-
作者:
哈尔其嘎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拉尔市
鼻烟壶
内蒙古
驯鹿
蒙古族
鄂温克族
商店
民族用品
自治区
达斡尔族
-
描述:
在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民族用品商店里,摆满了五光十色的商品。这里有蒙古族姑娘喜爱的绸缎,有达斡尔族老人喜爱的鼻烟壶……而摆在货架上的一些小巧玲珑的铜铃,却使鄂温克族猎民们爱不释手。
-
串月亮·喝崩
-
作者:
岫森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桂西
手拉手
弦子
消隐
雷达
边走边唱
共燃
月亮
山林
朦胧
-
描述:
月下的桂西山林,朦胧得有些醉了。德峨乡苗家后生的小弦子,偏又在竹影萧萧深处铮铮弹个没完。于是姑娘们家里呆不住了,心儿突突跳着,循声儿去会意中人。她们心里安着一部感情的雷达,能于山林夜鸟的呓语和银波颤
-
浅谈油画创作中的自我情感表达
-
作者:
韩休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
自我情感
油画创作
-
描述:
本文所围绕的主题主要是从我平常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感悟,我主要是从两大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方面是情感在油画创作中的表达,另一方面是在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现形式。根据情感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
-
故宫旧藏勉塘派《菩萨本生如意藤》唐卡探析
-
作者:
王家鹏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卡艺术
释迦牟尼佛
卷轴画
五世达赖喇嘛传
清朝皇帝
佛教典籍
汉藏
颇罗鼐
雕塑艺术
佛教绘画
-
描述:
释迦牟尼佛本生与佛传故事是佛教典籍中重要内容,也是汉藏佛教绘画雕塑艺术的常见题材。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套唐卡组画,生动描绘了释迦牟尼佛本生与佛传故事,一套三十一幅、一套四十一幅。清朝皇帝崇奉藏传佛教,紫禁城中遍布藏传佛殿,供奉着丰富多彩的佛像、佛塔、唐卡、法器,按三世章嘉国师的话说,"凡是西藏有的,这里一应俱全"。数以千计的各类唐卡是清宫藏传佛教文物中重要的一项。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