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不对称的相似——简析中西绘画之用笔
作者: 陈宝山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绘画作品   不对称   表达思想   作品风格   中西绘画   变革时期   相似  
描述: 笔法是画家在作品中表达思想的最小的符号,它形成了画家的作品风格。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的油画,在其发展史上都可以看出,每当绘画的变革时期,在作品上首先反映出的是笔法的变化。
心灵的艺术——林达川先生画风浅析
作者: 徐君萱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间色调   述志   文艺政策   竞技状态   色彩比较   小景   大丽菊   物我合一   布相   达川  
描述: 熟悉林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十分勤奋而又多产的画家,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他都能安定自若地进入良好的作画“竞技状态”,画画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种生活的必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天不作画就感到难受”,不管是家居还是外出,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即使是旅途中短暂的间隙,他都会打开油画箱或手执速写本,忘情地捕捉周围的美的形象。他一片痴情,乐此不疲地把全部心思和感情都给了绘画。这种嗜画如命的习性,贯串于他的一生,有时甚至废寝忘
席里柯是怎样创作《梅杜萨之筏》的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主义画派   席里柯   油画笔   法国人民   德拉克洛瓦   达维德   上层人物   悲剧气氛   画中   萨维尼  
描述: 一叶孤筏在大海上跟惊涛骇浪搏斗,筏上的人们有的已经死去,有的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并终于从显露在天边的一只船的桅杆上看到了希望。这便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泰奥杜尔·席里柯(1791—1824)在他的著名油画《梅杜萨之筏》(1818—1819)中所描绘的场面。《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当时法国的一桩激动人心的真实事件——梅杜萨号巡洋舰海上遇难事件,它通过这一事件,客观上揭露了波旁王朝的反动本质和法国人民所蒙受的深重苦难,对当时法国人民的反复辟斗争起了激励作用。席里柯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的绘画跟同时代的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绘画截然不同。学院派绘画用“理想化”的手法,伪造生活,美化统治阶级上层人物,这是一种虚假的艺术。而席里柯所开创的浪漫主义画派,则敢于睁开眼睛,正视现实,揭示出
中国画“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
作者: 黄润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表达   笔墨技法   国画教学   教学原则   山水画创作   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国画艺术   艺术加工   中国写意画   处理过程  
描述: ”、“九朽一罢”式的宏幅巨制,它的构思、立意较为深刻,酝酿的时间较长,艺术加工较多,主题思想表达较充分;也有“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式的小品创作,由于工具性能的特点,它的构思和艺术处理过程,往往
从传统龙泉窑装饰工艺看其当代发展之生机
作者: 李德胜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表达   笔墨技法   国画教学   教学原则   山水画创作   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国画艺术   艺术加工   中国写意画   处理过程  
描述: 从古至今,青瓷器上的装饰纷繁多样,其中大致可以分为胎饰、彩饰、釉饰三种。装饰为形,器物为质,形质相生,相辅相成。宋元时期龙泉窑的主要装饰技法以胎饰为多,其中以刻划、贴花、印花较为典型。它们受时代背景和审美特征的影响,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展现了龙泉窑的艺术风格。宋代美学也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高峰。正如陈寅
当代青花创新表现形态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 何科丁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组合   符号学分析   转化形式   精神意义   艺术思想   半封闭状态   绘画语言   审美表达   装饰工艺   传统装饰  
描述: 形式的过渡,传统青花装饰由于传统装饰思想表现的是人类一种以器用主义为主的‘造物’、‘制器’理念,因而其审美表达的模式是处于半封闭状态的。"1尤其是古代
试论古瓷首饰创作
作者: 邵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组合   符号学分析   转化形式   精神意义   艺术思想   半封闭状态   绘画语言   审美表达   装饰工艺   传统装饰  
描述: 首饰和陶瓷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众多领域设计产品的材料渐渐发生改变,特别是首饰创作。首饰创作追求陶瓷品质的质朴及其材料如诗如画的韵味。充满浓郁东方色彩的青花瓷,沉静、典雅的蓝白之间形成和谐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绘画"计白当黑"、"以虚当实"的艺术传统。德国人克劳斯·戴姆布朗斯基作为首位现代陶瓷首饰设计者,长期研究陶瓷首饰并付诸创作研究。"古瓷首饰"一词最早
专访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水墨”展策展人何慕文
作者: 林梢青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邱志杰   日至   中国艺术家   谷文达   水墨艺术   当代中国艺术   大都会博物馆   当代艺术展   王冬龄  
描述: 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举办。这场策划长达5年的展览,是大都会博物馆首次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呈现了35位活跃于中外的中国艺术家过去30年所创作的70余
雕塑创作随笔
作者: 王强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绪因素   形态结构   符号语言   空间   事物   表达   创作者   雕塑家   作品   创作意念  
描述: 我们说:雕塑是艺术中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是因为它通常是以一种抽象的、非事物原型的造型去表达事物实在的,单纯的精神,它具有极大的象征意味。由于这种象征的含义,就形成了作品与事物客观现象相悖的结局。这种
谈雕塑的审美功能
作者: 许叔阳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形式因素   载道   审美趣味   为艺术而艺术   审美本质   艺术语言   什么是艺术   为人生而艺术   斯巴达克斯  
描述: 艺术,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的成果吧.至于说什么是艺术的定义,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可以说,艺术是反映社会的镜子。20世纪的艺术活动更是异常多样: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艺术是游戏,艺术是感情的表现,艺术是欲望的升华……。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等说法。真是众说纷纭。各种艺术有它独特的功能,其审美本质也有各自的侧重面。恐怕不能用一种划一不二的定义来概括,来解释古今中外所有的艺术现象、艺术活动。从总的来讲,我是认为艺术的认识作
< 1 2 3 ... 16 17 18 ... 280 281 2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