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述中国画的色彩特性及发展
作者: 张葆冬   来源: 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段   金碧山水   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画色彩   写实绘画   应物象形   色彩表现   发展   色彩观   随类赋彩  
描述: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来完成“应物象形”,但色彩在丰富中国画的风格面貌及意境表达上,也是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一般只给画面起烘托主题,辅助笔墨来完成表现物象的作用,要求“色不碍墨”(实际在一定意义上,“墨”也属中国画色彩的范畴)。清代画家盛大士说“色不可夺墨,犹宾之不可溷主也”(《溪山卧游录》)。有时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气氛,追求装饰效果,也用浓重的色彩去表现富丽的对比关系(工笔重彩和金碧山水),但其“骨架”(造形的线)一艇仍是由墨来完成的,所谓“青绿斑烂”
当代花鸟画名家赵石钢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高级画师   书画艺术   形式感   画院副院长   赋色   中国水墨画   书画家协会   写实性   赵石  
描述: 赵石钢字泽乾,1964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曾出版《赵石钢国画作品选》一、二、三册和名信片多套并编绘《赵石钢师生画选一、二、三、四》册从事中国画多年,擅长花鸟画;其作品工笔花鸟注重结构,形式感强,色淡雅醇厚,淡而不薄,洁净明艳。写意
高钠煤水热脱钠处理及其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作者: 赵冰   王嘉瑞   陈凡敏   王小悦   李小江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赋存形态   高钠煤   燃烧特性   脱钠  
描述: 以五彩湾高钠煤为研究对象,根据煤中钠的赋存形态,分别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水洗和水热处理两种方式对碱金属的脱除效果,同时考察了水热处理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彩湾煤中钠主要以水溶性钠盐存在;单纯
水洗脱除准东煤中水溶性钠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祁慧   赵永椿   姚斌   张军营   郑楚光   来源: 热力发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溶性钠   赋存形态   准东煤   脱除率   影响因素   逐级萃取分离   水洗  
描述: 为确定水洗脱除准东煤中水溶性钠的最佳工艺条件,选择五彩湾煤、天池能源煤、乌东煤3种准东煤,通过逐级萃取分离法对其中钠的赋存形态和质量分数进行研究,并以五彩湾煤为例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研究水洗
馆藏油画修复理论探索与实践——以油画《高原之秋》的保护修复为例
作者: 陈晓琳   来源: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馆藏油画   保护   赋存环境  
描述: 馆藏油画是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博物馆藏品之一,油画转移到博物馆作为藏品保存后,其赋存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博物馆可控稳定化温度和湿度对馆藏油画尤为重要,对油画修复和历史信息挖掘进行了探索性实践。
论戏曲繁荣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作者: 朱建锋   来源: 民族音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艺术   群众文化   《西京赋》   张衡   繁荣   原始歌舞   戏曲  
描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起源于原始歌舞。在东汉张衡所著《西京》中,有原始歌舞《总会仙倡》演出的盛况描写,舞台采用布景、道具和假面,并且有兽和人物同台表演,就有了简单的过程和情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过眼处处染墨香:小议胥广福书画艺术评论集《广福过眼》
作者: 砖子   来源: 名城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报   瑞鹤图   书画艺术   城南唱和诗卷   不容怀疑   洛神赋图   任仁发   评论集   汪士慎   艺术评论  
描述: 尽管我早年痴迷过画画,醉习速写、素描、油画、水彩画、国画等等,但对于书画我却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这点不容怀疑的。故而老友胥广福将两卷本书画艺术评论《广福过眼》送我欣赏,我扔在书橱一直没有触动,自然也就没能为广福兄写上几句什么。辛卯年春节长假,难得在思想上给自己轻松几天,翻出已落了一层浮灰的广福作品,这一读,让我对广福兄大大刮目。广福是个报人,编辑淮安劳动报多年,我与他相识缘于文字,他是编辑,我是作者,神交多年,却极少见过面。
初冬登铁山寺:用一座山,将生活过成了诗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城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报   瑞鹤图   书画艺术   城南唱和诗卷   不容怀疑   洛神赋图   任仁发   评论集   汪士慎   艺术评论  
描述: 人生就像是一首诗,带着跌宕刺激又带着温婉恬静,诉说着这一生里的所见所闻,感触悲喜。而遇见,永远是路上送给你我的一场意外礼物,感受那份真诚,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温柔,邂逅铁山寺,在初冬时撰写绵绵诗意。铁山寺就像是一个博爱的诗人,在蓝天下分配着她的美丽,跃然纸上的浓浓柔情铺撒在林间、水中,带着初冬的乍冷,为你写下一没来得敬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
板闸更楼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城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报   瑞鹤图   书画艺术   城南唱和诗卷   不容怀疑   洛神赋图   任仁发   评论集   汪士慎   艺术评论  
描述: 板闸更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建。坐落在淮关关署府衙门东侧,是一座古朴典雅,建筑风格独特、实用价值高、科学性极强的板闸古建筑物之一。更楼墙基长六米,宽六米,呈正方形。檐高八米,上下两层,青砖黛瓦,斗檐翘角向上,近看小巧玲珑,远看四角冲天。檐四角挂四只风铃,微风吹过叮当作响,夜深人静时清脆悦耳,犹似一首优雅动听的催眠曲,引人入睡。更楼上层是板闸关署更夫值宿、报时、瞭望之处。楼墙北有砖石铺成的阶梯可以上更楼,四壁开四个双扇木窗,窗扇上刻花装饰,内镶玻璃,无窗棂。
宋玉含才 惊采绝艳——《文心雕龙》论宋玉
作者: 张法祥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宋玉   屈宋同创   楚辞赋     文学鼻祖  
描述: 屈宋荀三家作品的基础上,论述宋玉有与屈原同创辞赋之功,然后再分辞、为两体,阐明宋玉与苟卿同为之鼻祖,且有使体成熟之功.刘勰反复论述宋玉所创的夸饰、淫丽艺术.是写的"立体之大要".因其"号依诗人
< 1 2 3 ... 33 34 35 36 3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