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质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68 条
-
王小英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座教授
中国陶瓷
河北农业大学
设计研究
江西省
景德镇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师
景德镇陶瓷工业
工艺美术
-
描述:
王小英(晓英)1956年出生于景德镇,祖籍安徽黟县,现就职于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获
-
生命之火,与青瓷一起“煅烧”——青瓷大师徐朝兴印象
-
作者:
赵畅
来源:
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龙泉青瓷
传统
艺术
技艺
大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品
上虞
工艺美术
-
描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徐朝兴,总会对我重复这样的话语。与徐朝兴大师见面,握手是断然少不了的礼节。要知道,徐朝兴大师的手,是调制了美仑美奂的青瓷艺术世界的手,是创造过无数难以
-
紫砂奇葩:栩栩如生的仿真雕塑
-
作者:
陈亚萍
来源:
茶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宜兴
紫砂器
陈鸣远
紫砂泥
仿真
陶瓷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砂壶
雕塑艺术
手工技艺
-
描述:
宜兴紫砂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仿真雕塑更是宜兴紫砂器中的一朵奇葩。紫砂泥特有的可塑性,为宜兴紫砂艺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2006年,宜兴紫砂传统手工技艺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
视频影像表现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
作者:
黄山涯
詹沐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频影像
表现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
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是享誉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探讨多途径、立体化的保护方式非常重要。作为影响广泛的视频影像,在表现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分析了视频影像的特点,提出如何用视频影像表现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想与思路。
-
彰显陶瓷文化魅力 实现“文化强市”跨越
-
作者:
汪立耕
来源:
当代江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彰显
陶瓷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
陶瓷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瓷历史文化
文化强市
独特魅力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千年瓷都景德镇市在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的新征程中,要顺应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要求,全面而深刻地彰显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名城"向"文化强市"跨越。从物质和精神形态的双重层面认识文化遗产,充分领悟陶瓷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23) 花瑰艺术
-
作者:
王静
陈秀琴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偶像
清代
海南省
艺术
冼夫人
自然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雕塑
-
描述:
花瑰艺术是海南民间对木雕神像、偶像、人物像等艺术的俗称。主要利用沉木、树根、木化石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像、人物像、自然物像、抽象图像、装饰图像,等等。最早源于宋代佛道教的兴盛,当时佛道教的各种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艺人的精心制作。澄迈县的花瑰技艺在海南岛享有盛名,最具代表性。考古调查发现,宋代澄迈县白石岭建有道观,美榔村建有佛教双石塔,老城建有佛教石塔,这些寺庙石塔都要立佛、道教的神像,从而催生了花瑰艺术。道教南宗五世祖白玉蟾游白石岭寺庙题《山斋夜坐》诗云:"嗅花香人鼻,掬水影浮身,夜静焚香坐,空斋一个人。惊焚猿三
-
《中国大同雕塑全集》出版面世
-
作者:
郭凤琴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委员会
全集
版面
人民大会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
大同
雕塑
-
描述:
1月9日,由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主编的《中国大同雕塑全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仪式。
-
惠安石雕产业正迈向“大师时代”
-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成
时代
惠安县
大师
文化创意
产业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石雕
雕刻艺术
-
描述:
1600多年前,惠安的能工巧匠已将自己的精湛技艺雕刻在留存后世的作品上。历经传承创新,惠安雕艺发展成"石雕、木雕、砖雕、泥雕、瓷雕"五大雕刻品类,形成了"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微雕"六大雕刻手法。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惠
-
美的极致——曲阳石雕——走马观花曲阳石雕文化产业
-
作者:
曲文宣
侯建华
来源:
石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民营企业
文化产业
曲阳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头产业
支柱产业
石雕
雕塑
河北省
-
描述:
驱车进入曲阳县境,映人眼帘的是一家家石雕厂,次第延伸、几无间断;沿曲(阳)新(乐)公路南行,宛若步入了一条"石雕长廊",一件件石雕作品摆满公路两侧;从县城雕刻广场到雕刻之乡发源地羊平镇10公里公路两侧,汇聚了1000余家雕塑企业,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雕塑产业聚集区。据《曲阳县志》记载:"黄山(曲阳县境内)自古出白石,环山诸村多石工"。从西汉至今,石雕已经成为曲阳人闯世界的一张"名片"——1995年,曲阳被国
-
北京房山大石窝镇汉白玉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华北地区
世界级
毛主席纪念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采
北京市
国家级
申报
房山
-
描述:
汉白玉是一种晶莹洁白的大理石,色白纯洁,内含闪光晶体,给人一尘不染和庄严肃穆的美感。多作为雕塑人像、佛像、动植物等的原料。从汉白玉的开采到加工雕饰,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大石窝镇是华北地区唯一出产汉白玉的地方。游历京城,四处可见大石窝的汉白玉。从天安门前的华表、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