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龙窑新人——记经济师杨匡忠
作者: 郭富昌   来源: 经济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白釉   景德镇陶瓷学院   杨匡   煤气质量   古窑   仙坛   龙窑   石年   浙江上虞  
描述: 据东汉的史籍记载,现今的浙江上虞县小仙坛青瓷古窑遗址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瓷器生产地。如今,在这龙窑瓷地的诞生地,出现了绵延两华里的新厂区——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厂长杨匡忠,是一名经济师,他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专业。几年来,他带领龙窑的新一代传人,谱写出了瓷器行业的光辉乐章。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作者: 郑建明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支烧   越窑   宁绍平原   窑具   制瓷业   六朝时期   龙窑   考古发掘   曹娥江   浙江上虞  
描述:上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上虞境内曹娥江两岸窑址(主要是汉代至六朝时期的窑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发掘,以还原出成熟青瓷起源、发展、兴盛与衰落的基本过程。2012年底工作正式启动,
书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支烧   越窑   宁绍平原   窑具   制瓷业   六朝时期   龙窑   考古发掘   曹娥江   浙江上虞  
描述: 《越窑制瓷史》魏建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本书内容包括烧制窑具的改进、制瓷技术的创新和青瓷产品的发展三个方面。窑匠制瓷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创新是龙窑结构和装烧窑具改进的不息动力,窑匠专业技能、当地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形态决定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销售方式的改变和政府相关制瓷政策的变化,
生命之火,与青瓷一起“煅烧”——青瓷大师徐朝兴印象
作者: 赵畅   来源: 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龙泉青瓷   传统   艺术   技艺   大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品   上虞   工艺美术  
描述: "浙江上虞,是世界青瓷发源地。上虞的青瓷与龙泉青瓷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恢复越窑青瓷,只要上虞有需要,我愿随叫随到。"每每抵临上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
东晋褐彩文字鸡首壶漫谈
作者: 钟凤文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桥形   底径   鸡首壶   釉上彩   德清窑   褐彩   釉下彩   化妆土   浙江上虞  
描述: 1996年秋,我们在浙江上虞地区征集到一件褐彩文字鸡首壶。该壶高21.4、口径9.5、底径11.2厘米。鸡首壶的造型与《中国陶瓷史》图四十八"三国、两晋、南朝南方青瓷常见器物演变图"中的东晋鸡首壶
民国时期的德化瓷
作者: 连明森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桥形   底径   鸡首壶   釉上彩   德清窑   褐彩   釉下彩   化妆土   浙江上虞  
描述: 民国时期德化窑青花瓷產量减少,白瓷產品增多,釉上彩装饰手法有所创新,主要有五彩、墨彩,还出现了金彩、黑花、电光、贴花等工艺。瓷的胎质、釉色、装饰工艺独具特色,在器物上留下了这一时期独有的制作、烧成工艺痕迹,为后世提供了辨别的依据。在这一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一批瓷艺大家,如瓷塑大家苏学金、许友义、苏家善、游长子、陈其泰,彩瓷大家林捷升、苏长青、孙锦春、徐曼亚、许光月等。 瓷塑 民国时期德化瓷艺大家们延续传承,锐意创新,作品获得了国际瓷艺界很高的评价。苏学金就是当时较为杰出的代表。他自小从父学艺,尤嗜瓷雕,对先辈各流派瓷雕艺术风格与工艺技法广采博取,潜心钻研,深得何朝宗等大师之艺术技巧与优秀传统精华。他的瓷雕艺术全面,工艺精湛,所作仿何作品,惟妙惟肖,真伪难辨。他一生以瓷塑为业,于德化县程田寺格瓷业街营建店房作坊,以“蕴玉”为号,沿袭经营至今,是德化唯一一家流传上百年的老字号瓷庄。其作品采用土模印制,再加捏塑雕镂。得意作品背部盖有“蕴玉”或“苏蕴玉”及“博及渔人”等印记,有的底座划有“苏学金手作”字样。仿明作品则盖有“德化”二字葫芦形篆书及“大明万历年制”楷书等印记。民国四年(1915年),苏学金雕塑的瓷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
再论中国黑釉瓷器的起源与早期工艺发展
作者: 王汇文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宏明   青釉   朱伯谦   宁绍平原   上虞窑   褐彩   黑釉瓷   龙窑   工艺发展   五管瓶  
描述: 当今国人对于历代黑釉瓷器的审美与收藏方兴未艾,而对于黑釉瓷器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问题,学界探讨颇少。叶宏明曾以《浙江古代黑釉瓷器——兼论我国黑釉瓷器的起源》发刊于1982年第1期《中国陶瓷》。朱伯谦与林
稀世之珍——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封面图)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制瓷技术   各色釉大瓶   御窑厂   珐琅彩   釉上彩   制瓷工艺   仙坛   颜色釉   浙江上虞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产物。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中国人在浙江上虞小仙坛已开始烧造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青瓷;而西方人掌握制瓷技术是在1622年—1736年。相当于我国清代的康熙
谈谈陶瓷的历史与由来
作者: 于集连   陈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东汉晚期   原始青瓷   釉结   山西夏县   仙坛   上虞县   显微照相   陶瓷美术   东下冯  
描述: 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