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质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雕塑礼品瓷商业价值研究
-
作者:
陈丽萍
王诚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材料
艺术美感
价值研究
改革开放
礼品市场
商业价值
雕塑艺术
物质文化
-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物质文化丰富,走街访友馈赠礼品愈来愈多,各式礼品层出不穷.陶瓷产品作为一种独特的礼品形式已逐渐成为礼品市场的一个亮点.在此背景下,礼品瓷的需求不断增长,其蕴涵
-
谈青花风格在设计界的流行
-
作者:
王昕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格
青花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传统文化
-
描述:
,我们开始关注各种古代民俗。并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像在〈图兰朵)中。普契尼把我国民歌‘茉莉花〉作为主旋律贯穿在全剧中。除此以外,在发展迅速的设计界,人们开始关注对传统的回归,这种表现尤为突出。
-
双面全异绣对莱辛理论的挑战
-
作者:
李湘树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面绣
工艺文化
绣屏
刺绣工艺
绣画
莱辛
精湛的技艺
滔滔不尽
隐线
物质文化
-
描述:
一 《拉奥孔》中,莱辛对造型艺术下了一个本质定义,即造型艺术是表现“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①两百年来,莱辛的定义成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在内的造型艺术的经典定义。然而,一种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刺绣新品种——双面全异绣的问世,却对莱辛的本质定义发出了挑战。
-
厦门蔡氏漆线雕时代转型的探析与思考
-
作者:
陈磊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漆线雕
转型
-
描述:
适应社会的变化,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同时让自己获得新的生机.只有这样,才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最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
浅谈中国油画对传统水墨的借鉴
-
作者:
兰天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历程
物质文明
中国绘画史
传统水墨画
造型艺术
借鉴
中国油画
精神文明
-
描述:
造型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人类审美历程的缩影,是不同阶段人类审美取向的传承与记录.中国传统水墨画是造型艺术的重要代表,长期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油画
-
潘鹤:用雕塑凝固真理与大爱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方企业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牙雕刻
集大成者
政府特殊津贴
雕刻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潘鹤:用雕塑凝固真理与大爱
-
收藏 潘鹤:用雕塑凝固真理与大爱
-
作者:
刘彦博
来源:
南方企业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牙雕刻
集大成者
政府特殊津贴
雕刻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收藏 潘鹤:用雕塑凝固真理与大爱
-
孔庙进士题名碑调查研究
-
作者:
何海平
范胜利
胡媛媛
来源:
首都博物馆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遮雨棚
粉化
石质文物
北京孔庙
儒家思想
清三代
灰尘污染
表面污染
片状剥落
进士题名碑
-
描述: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所以孔子在我国古代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作为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场所,北京孔庙的历史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重要的,其建筑规模非常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孔庙内的石质文物较多,有石碑、石亭、石鼓、石刻、石柱、石栏杆、月台,大青石浮雕等,在这些石质文物中最有意义的就是进士题名碑。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
-
戏曲舞台的记忆文明历史的再现—一“福建戏曲大观”巡礼
-
作者:
唐莉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地方戏曲
戏曲文化
高科技手段
福建
专题陈列
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
-
描述:
唐 莉(福建博物院) 福建素有“戏曲大省”之美称,至2006年,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主要戏曲剧种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戏曲大观”是福建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