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质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556 条
-
多彩的永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
戴中平
来源:
福建乡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派
古琴艺术
民间说唱
弋阳
丰田村
四大声腔
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艺技能
五彩斑斓
大腔戏
-
描述:
永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用“多姿多彩”一词来形容,不为过。就拿已申报成功为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大腔傀儡戏”、“安贞旌鼓”、“龙角舞”、“闽派古琴艺术”、“唱花”、“贡席制作
-
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现状及发展研究
-
作者:
王鸿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卡姆
非物质遗产
维吾尔族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展研究
哈密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代表作
中心
-
描述: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9年10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前三批公布
-
美国殖民地复兴风格室内设计中的中国风尚——一种混杂的物质文化
-
作者:
袁熙旸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风格
殖民地
室内装饰
室内设计师
壁纸
复兴
装饰艺术
中国风格
世纪初
物质文化
-
描述:
、景观与园林、小说与文学、插图与绘画、雕塑与音乐."1事实上,该运动的兴起,不仅关涉秉持、认同该风格与理念的建筑师、设计师、建筑的使用者、设计的消费者,它也是活跃于20世纪初大众文化层面的专家学者
-
地方之美和社区营造
-
作者:
梁忆南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季有鱼
大地景观
宝溪
物质文化遗产
八棵树
两水
龙窑
小村落
世代传承
手工技艺
-
描述:
一、从八棵树公园启动的溪头村故事溪头村是浙江龙泉一个普通的山区村落。2013年9月,因其清丽的山水、质朴的房舍、传统的手艺、醇厚的民风,荣膺首批浙江最美村庄,从全省38569个村庄中脱颖而出,跻身20强。这个只有998位村民的小村落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小村山水环绕,有宝溪溪、后垟溪两水流经,在村口汇合形成一个深潭。因潭边十棵百年老树故名"十树潭"。现在还剩八棵大树,历经岁月风雨,仍然挺拔茁壮。我们的故事就从这八棵树开始。那是2009年的初夏,溪头村支书
-
“合昌”款大吴泥塑戏曲人物考略
-
作者:
王伟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间美术
艺术水准
惠山泥人
泥塑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人物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22件,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光让及其家族的作品20件,晚晴至民国时期的作品2件。2017年9月,此批作品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稍有遗憾
-
苍天圣地 《魅力中国城》之阿拉善
-
作者:
本刊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尔扈特
圣地
内蒙古自治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拉善盟
历史故事
中国城
载歌载舞
-
描述:
——延安市长手中,也将阿拉善人民的吉祥祝福传递给延安人民;在“城市味道”环节中,“阿拉善味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烤全羊,成为游人留在阿拉善最好的理由;当阿拉善的哈琳公主唱着《土尔扈特故乡》载歌载舞,姑娘们端上美酒送给评委品尝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出感慨:“喝了这口酒,现在真想马上去阿拉善!”……
-
“金色谷地”诞生的热贡艺术
-
作者:
陈书尧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治州
青海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传佛教文化
创作
唐卡
文化产业化
热贡艺术
制作工艺
同仁县
-
描述: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单元,具体包括了唐卡、堆绣、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它因13世纪左右发祥于青海省黄南县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随着藏传佛教在当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热贡艺术"的创作也逐渐成为了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
-
泥土的精灵
-
作者:
剡文鑫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杨氏家族
民俗风情
泥土
泥塑艺术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宗教
-
描述:
生动活泼,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杨氏泥塑也因此被誉为立体的年画。2007年,杨氏泥塑第四代传人杨栖鹤老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氏家族泥塑艺术也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
-
穆斯林剪纸艺术家马俊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穆斯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艺术
艺术家
汉字书法
协会会员
穆斯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民
作品欣赏
-
描述:
哈桑·马俊,回族,1985年出生,甘肃临夏人,国家级一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人民文艺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民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马俊剪纸
-
瓷胎竹编:灯影下的竹丝情
-
作者:
樊文军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瓷胎竹编
艺术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
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精美艺术品。它依瓷胎成型,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丝”的技艺特色,是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2008年瓷眙竹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
1
2
3
4
5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