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拉比克·肖:跨越多种文化的转身
作者: 王蕊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文化   艺术家   彩色宝石   绘画   装饰艺术   克什米尔   纺织品  
描述: 的彩色宝石和珐琅。他的绘画和雕塑致敬如霍尔拜因(Holbein)和博世(Bosch)这样的早期绘画大师(Old Masters)的作品,同时他五花八门的创作,将东西方传统的神话和宗教诗歌、文学、艺术历史、纺织品和装饰艺术相互交融,无处不存在着艺术家超凡的想象力
马塞尔·布鲁泰尔斯:模拟,一场忧伤的同谋
作者: 陈颖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拟   雕塑作品   布鲁塞尔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象征性   比利时  
描述: 当代艺术界之前,他被认为是一位生活在贫困之中,却精神抖擞的诗人。1964年,布鲁泰尔斯把自己未出售的诗歌集《思考一野兽》(Pense—Bete)埋入了白色石膏之中,成为一件象征性的行为一雕塑作品,以祭奠
板坯市:艺术与救赎
作者: 郑蕾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艺术家   乌托邦   入口处   板坯   象征性  
描述: 以乌托邦小镇闻名的美国板坯市(Slab City),其最具象征性的景色就是在城市入口处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救赎山(Salvation Mountain),上面写着“上帝是爱”和圣经语录。这座救赎山
卡尔·安德烈:极简与无为
作者: 王文静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运动   卡尔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史   雕塑家   极简主义  
描述: “不雕刻”的雕塑 1935年,卡尔·安德烈生于马赛诸塞州的昆西,二战期间,那里的造船厂招募了大量的工人,他的瑞典后裔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安德烈的艺术要追溯到在船厂边的童年,父亲对材料着迷,他们常在周六的下午逛旧货店,暴露在烈日和雨水下躺在厂边锈迹斑斑的金属板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记忆里。 1951年,16岁的安德烈获得奖学金赴马萨诸塞州安杜佛菲利普学院学习,在莫德(Maud Morgan)和帕特里克·摩根(Patrick Morgan)夫妇的指导下,他接受了人生中唯一一次正规的艺术训练。
伤不起的具象建筑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五粮液酒厂   建筑界   展示馆   安徽淮南   设计形态   设计者   建筑造型  
描述: 具象作为艺术的三种设计形态之一,向来广泛应用于美术、雕塑等领域,今却悄然兴起于建筑界。实际上建筑并不适合具象,完全写实的垦表现,无法容纳和表达设计者对世界的强烈精神感受,往往让建筑没有
挑战先锋与实验设计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五粮液酒厂   建筑界   展示馆   安徽淮南   设计形态   设计者   建筑造型  
描述: 的直线光,让它们不再对眼睛造成伤害。此类镀膜镜片适合户外运动,如:冲浪、滑雪或钓鱼等等。 在这件设计作品中,两种镜片集合在一副太阳眼镜身上,只要把鼻托翻转1 80度,将眼镜倒转佩带,即可实现
论中国意象油画创作与表现
作者: 王平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   表现语言   意象油画  
描述: "意象油画"的理论来源于东方文化,是近代西方油画与东方文化相交融的结果。意象油画的创作与表现不是简单的用油画材料来摹绘表现国画,不是简单的"拿来我用""生搬硬套"。它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主观精神性
毕沙罗的现代城市风景画探析
作者: 李露琳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沙罗   印象派   城市风景画  
描述: 文章以毕沙罗城市风景油画作品为论述基点,从视觉的独特性、题材的丰富性、色彩和观念创新性、情感和思想的完美结合四个方面对毕沙罗的城市风景画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能够对毕沙罗的绘画有更为深刻和本质的认识,从而为城市风景油画的鉴赏和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解读印象派色彩的对比美
作者: 邢清辽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美感   纯度对比   印象派   色彩冷暖  
描述: 法国印象派画派是欧洲传统艺术的叛逆者也是绘画色彩的创新者,他们敢于大胆打破传统油画色彩的单调感,而将大自然色光的瞬息变化,将色彩的冷暖对比、纯度变化引入油画色彩的表现范畴,极大的丰富了油画的色彩语言
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发展及传承策略
作者: 李彩英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化   工笔重彩画   意象传统   色彩改革  
描述: 重彩画重新被人们所认知与接受,且取得了极大发展。文章以此为基点,总结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探讨当代工笔重彩画意象传统缺失的根源,总结其传承策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