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918 条
-
从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看中西方艺术的融合
-
作者:
范益民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化
风景油画
意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在当代,中国风景油画家积极致力于在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之间寻找自己的位置,发展个性,形成风格,意象风景油画就是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意象风景油画既具有中国传统美学所要求的意境,又具有西画特点
-
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形象的联系
-
作者:
鲁引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特征
关系分析
城市景观雕塑
-
描述:
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新时期城市现代化文明的发展,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景观雕塑特征的阐述,重点分析了城市景观雕塑在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经济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以实现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关注,保证城市景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
玛丽·福列特:重塑领导者的职责
-
作者:
邓纯雅
来源:
中外管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周永明
市场份额
福列
领导者
职责
领导力
未来前景
领导模式
管理学
-
描述:
所谓领导,意味着权威、进取,意味着坚持不懈。我们总是赋予领导者这样一些必备品质。领导者的形象被雕塑和美化,甚至被推向神坛。但强有力的领导真的就是最好的领导吗? 或许可从HTC如今的困境中窥得一斑
-
如果在西藏,一个吃货……
-
作者:
小宽
来源:
中外书摘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著名画家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油画赏析
抽象艺术
王宏
意象
-
描述:
当然了,这个题目套用了卡尔维诺的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如果在西藏,一个吃货,想吃得更好,只需要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叫贺中。 贺中是个酒鬼,也是个诗人,出生在甘肃甘南,身上有许多个民族混杂的血统,20世纪80年代到西藏,赶上了西藏最盛大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大批文人聚集在此,马原、马丽华、扎西达娃、龚巧明、于晓冬、李知宝、罗浩、金志国、段锦川、牟森、李启达、裴庄欣、田文……于晓冬的油画《干杯,西藏》记录了那批意气风发的面孔,从那幅油画里还能见到贺中年轻时的模样,带着点青涩,远远没有现在的江湖味道。
-
“解构与建构”中国抽象雕塑艺术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装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抽象雕塑
艺术展
思维能力
抽象艺术
中国
社会形态
艺术史
-
描述:
抽象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是人天然便具有的一种思维能力。抽象艺术被西方艺术史明确定位下来,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得到集中的大发展,是社会形态进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抽象是对应具象而言的概念,从具象不断向抽象演变的过程便
-
马语:油画创作思考
-
作者:
严天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象征
肖像
忠诚
思考
正义
油画创作
画马
头部
精神
-
描述:
马,是草原疾风中恣情奔腾的精灵。马的精神,是忠诚,是高贵,是奔驰,是不可征服。喜爱马、热情地赞颂马的精神是本文的撰写初衷。本文围绕作者的油画艺术创作《马语──马的肖像系列》来展开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论述,以及融入在这过程中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长久以来马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
中国油画创作中的抽象艺术
-
作者:
陈雷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抽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中国油画来源于西方,在中西方艺术里找到共通点,结合点,两种艺术不会也不应该是完全的对立的。油画的表现形式虽有具象、抽象之分,但无论何种形式所反映的都是画者的内在品质。我们应该找到自身所熟悉和所愿接受的艺术精神,把现代人的情感注人其中,如何达到技法与心灵的统一,使个人的内在品质得到最大的张扬。
-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的完美结合
-
作者:
张曼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文化
古典油画
民族性
计白当黑
完美结合
作品
抽象表现
中国油画
-
描述:
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坚持将沂蒙地区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同时也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的抽象表现。
-
后印象派绘画表现形式特征探析
-
作者:
吴昱霏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绘画语言
现代主义艺术
印象派画家
后印象派绘画
表现形式
色彩运用
产生与发展
笔触
印象画派
-
描述:
"后印象派"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普遍使用的,被用来泛指印象派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派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派"画家曾一度受到印象派画风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派的法则,试图另辟蹊径
-
论中国传统雕塑的“意”和“象”
-
作者:
王国辉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思维
美学特征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表达
不同历史时期
艺术创作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
描述:
,分析中国传统雕塑多元样式背后“意”和“象”的运用原理,深刻揭示中国传统雕塑的文化精神和意象内涵,促进中国雕塑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