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918 条
-
谈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
作者:
潘金玲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画
工笔画
作画
中国艺术
手法
中国画
意态
意象
中国美术
写意性
-
描述:
前些时我画了一组《读画札记》,共六七件,工笔青绿,下了一点功夫,也有些心得。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时代心象"第二届院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我这组画拿出来参展,一是挂出来自己看看,二来正好
-
猛犸象雕塑前的顿悟
-
作者:
俞洛夫
来源:
新天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生物博物馆
顿悟
大草原
史料记载
呼伦贝尔
满洲里
猛犸象
北美洲
公元前
雕塑
-
描述:
很多人不知道,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是猛犸象的故乡,可惜的是,如今活着的猛犸象早就看不见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满洲里国门附近,我有幸看到了猛犸象雕塑群,附近还有一座古生物博物馆,里面有猛犸象化石供游人
-
因卡·修尼巴尔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多元文化主义
雕塑作品
视觉效果
刻板印象
幽默诙谐
殖民掠夺
殖民主义
-
描述:
英国艺术家因卡·修尼巴尔擅长探讨殖民掠夺与商业侵略、欧洲殖民主义与非洲后殖民论述的关系。他的作品视觉效果强烈,调侃种族和阶级所呈现的刻板印象,并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他对身份、真实性、错位、多元文化主义。以及全球粮食生产与革命等议题的关注。《革命小孩(狐狸)》是一件半人半狐狸的雕塑作品。
-
沃尔夫冈·菜普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要素
天然物质
精神内涵
沃尔夫
象征意义
装置作品
天然材料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菜普擅长以天然材料来创作雕塑与装置作品.如蜂蜡、大理石、木头、大米、花粉等。学医出生的莱普从这些天然物质中发现表象的象征意义,探索生命的本质。他从1977年开始用花粉创作,此后
-
迈克尔·史密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用品
迈克尔
雕塑作品
卡通形象
消费文化
电子产品
史密斯
日常生活
-
描述:
品,用树脂在物体表面塑形,把它们粘连起来,或对其进行刮擦,而它们原先的使用痕迹看上去就像是结痂的伤痕。正如这件《大嘴鸟山姆》一样,被塑料包裹的羽毛变成了一个美国著名早餐品牌的卡通形象,令人啼笑皆非。史密斯
-
学生保健中心扩建楼,赫尔辛基
-
作者:
Pentti Kareoja
赵欣
来源:
建筑技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奉献精神
老建筑
建筑设计
自然形态
公共建筑
赫尔辛基
雕塑艺术
抽象派
视觉艺术
-
描述:
我们设计的理念来自于灵感和想象力。不管是度假小屋还是大型的公共建筑,我们都将它视作独特的艺术品,并以相等的奉献精神来完成。我们的建筑设计和视觉艺术紧密相连,尤其是极简抽象派雕塑艺术。大自然形态万千、变幻莫测,我们常从中汲取灵感,并将这些想法进行过滤,将它们转变为容积、体积、空间策划、形体以及建筑实体等。
-
学生保健中心扩建楼,郝尔辛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技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奉献精神
老建筑
建筑设计
自然形态
公共建筑
赫尔辛基
雕塑艺术
抽象派
视觉艺术
-
描述:
在两面墙的力场里,并不适合体现一些细微的关系,所以设计以追求雕塑般品质为目标.如此规模宏大的主题与Sanaksenaho之前的作品很相似,但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发现了个人主义的诠释,可以感觉到建筑中蕴含着一些比房间布置更重要的内容被建筑师雕刻出来,那或许是一种看不见的普遍秩序.
-
主题酒店与城市形象片点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告大观(综合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芬奇
米兰大教堂
城市形象
凯旋门
建筑
主题酒店
-
描述:
米兰:悠闲的城市 点评:镜头从波光粼粼的科莫湖开始,音乐也如同波澜不惊的的湖水.悠扬恬静,缓缓流出,全片从容优雅的基调由此定下。影片里的达芬奇雕塑、米兰大教堂、米兰凯旋门等不单单是华美建筑,而更多呈现出一种长者的关怀,亲切注视着从他身边徐徐走过的行人。人们悠闲舒适.自在地享受钟声、夕阳和青草的气息。
-
赫鲁晓夫的墓碑
-
作者:
李兴濂
来源:
各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
墓碑
现代艺术
展览馆
雕塑家
美术作品
抽象派
赫鲁晓夫
-
描述:
1962年12月1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书记伊利切夫等人的陪同下,去马涅什展览馆观看画家和雕塑家们的现代艺术作品展。当他进入展览馆,一见到苏联抽象画派画家的作品,便破口大骂。把抽象派美术作品斥责为:“这是诲淫作品,而不是艺术。”“如果让他们掌了权,那就瞧他们会怎样对待我们吧。他们就会制服我们的。”
-
图说纪念性雕像
-
作者:
付玉竹
贾思睿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主题范围
牛久大佛
战斗场面
物质实体
历史事件
马耳叙阿斯
贝尔尼尼
泰坦尼克号
加莱义民
-
描述:
雕像是一个独立的三维物质实体,可以把纪念性雕像看作是具象艺术。一座纪念性雕像是能够从各方面被观看的,因此一座雕像比一座浮雕作品在主题范围的选择上有更多的限制。雕像倾向于描绘个体和有限的群体,而浮雕则可以更自由地描绘人群、战斗场面、历史事件、建筑背景等复杂内容。
<
1
2
3
...
8
9
10
...
90
91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