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潮洲印象
作者: 曲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优势   陶瓷   景德镇   印象   广州市   瓷器  
描述: "城中裔外慕芳容,瓷上锦彩化玉虹,犹是冰心连南国,海天一韵其云鸿"。应朋友的邀请,我们驱车前往潮州。广东陶瓷的发展,不仅依据于和景德镇类似的"水土宜陶"的资源,更得力于南海口岸的地理优势。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广州市舶司以杂色白瓷器市香药等类云云,是我国瓷器之传于海外,当始于
黄铭哲:蜕变中的坚持
作者: 宋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蜕变   心路历程   艺术家   抽象艺术   创作   后现代艺术   绘画   作品   坚持   雕塑  
描述: 关于黄铭哲,我们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自70年代的乡土写实,80年代的装置、温情主义,转化到90年代的半抽象、颓废、华丽的都会风格以及立体时期的女体打造……他不仅在艺术展览竞赛中不断获得奖项与肯定,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我们能够强烈的感受到:黄铭哲,这个名字代表着一种泉涌不息的艺术动能。
裂色:喻高个展开幕
作者: 李文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长时间   主题   展览   世俗   抽象   般若   作品   背景   雕塑  
描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我闻,裂成此展。做喻高这个展览,我酝酿了很长时间。03年初识她,就被她别具一格的作品吸引。当时是佛魔系列,金的手脚和脸。样子诡异的外形,给我视觉不小的一击。
从包豪斯理想到媒体化建筑
作者: 赵海翔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造技术   建筑形象   建筑师   包豪斯   媒体事件   建筑设计   建筑艺术   媒体化   风格   社会理想  
描述: "……让我们共同创立新的未来大厦,它将融建筑、雕塑和绘画于一体,有朝一日它将从成百万手工艺师手中矗立起来,犹如一个新信仰的晶莹的象征物伸向天际!"——1919年《包豪斯宣言》
色彩与光:浅谈印象派绘画
作者: 田福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色   印象派     视觉感知  
描述: 本文以印象派的光色贯穿始终,通过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与引申出光对人的视觉感知的重大影响,从印象派各个时期的代表画家的绘画风格,总结光色发展历程,分析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是如何将光充分运用
痕迹·昭示着历史:关于景观装置雕塑《殇》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描述: 不难想象,那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怎样的记忆,在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余年的今天,有一群人来到长城喜峰口关隘下,用一种特有的艺术方式来解读历史,用简洁而率真的语言阐述一种思绪和陈词。
关于“大划船”以及之前作品的访谈
作者: 张黎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空间   真实性   形象   概念艺术   定位   访谈   艺术史   风格   作品   划船  
描述: 王兴伟是一个随时测量他和艺术之间距离的人,在他极为"热烈"的理性能力的驱使下,他对艺术抱有一种近乎冷酷的态度,时刻清醒地与各种东西保持距离。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找艺术的"麻烦",或者说钻我们如何看艺术的空子。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是写实的油画而不是咒语和宣言。他想法的跳动由不停地变换的"画"来体现。从虚构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到将艺术史和文化史中的特定人物和场景加以虚拟和移植,再到欺骗性地虚拟各种风格手法,还有与平面绘画的规矩和属性的纠缠。通过不断地跳出正确事物的包围,他获得了一种令人诧异的自由和空间,以及对定势的逃避能力。他在人们以为已经认识和征服的世界中对这些已知的领域进行质疑和拆散,从而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人们因为放弃了这些知识的成果而重新得到了自由的空间。这次专题的组织和编辑恰逢王兴伟的新个展在北京开幕,他的这批新作品又给我们来了一次"意外"。回头看王兴伟作品十多年的历程,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也特地找到了10年前许晓煜女士与王兴伟做的访谈,当时王兴伟的名字在艺术圈里还鲜为人知。王兴伟是沈阳人,生于1969年。1990年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当了一年...
中国工笔山水画的意境再造
作者: 薛涵方   来源: 报刊荟萃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传统与现代   理想   山水画家   工笔   江万里   艺术效果   现实生活   再造   作品  
描述: 中国山水画不主张只描绘客观的景致,而是要求表现作者主观的情与景的交融,正如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先
城市间隙——法国雕塑家西蒙内的天津印象
作者: 郑岱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雕塑作品   法国   间隙   西蒙   印象   雕塑家   城市  
描述: 2004年秋季,法国土昆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西蒙内,按校际交流计划在天津美术学院讲学一个月,同期举办了现代雕塑作品展。西蒙内选择学院主楼为展出场地。这里没有从法国漂洋过海带来的雕塑作品,却从美术学院附近的花店运来了许多插花用的篮筐。这些现成品成为西蒙内的原材料,用来创作他的系列作品“城市间隙”。作品主体是一个巨大的雕塑(装置)作品,[第一段]
徐唯辛再现“历史中国众生相”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人物   副院长   历史   文化人物   中国   人物形象   美术馆   艺术学院  
描述: 肖像的简历文本,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人物形象。其中既有呼风唤雨的政治人物、文化人物。又有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从而从一个独特的侧面记录下历史在人们心中的痕迹。[第一段]
< 1 2 3 ... 7 8 9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