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灵的活的雕塑——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评介
作者: 王韶华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姆   形象   对象   艾青   内在节奏   黑格尔   心灵   雕塑   中国现代诗   艺术表达  
描述: 诗,作为一种精粹而崇高的艺术,内容繁复,形式万千,但有其突出的特质。黑格尔在《美学》中讲:“诗把其它艺术的外在对象转化为内在对象,心灵把这种内在对象呈现给观念本身去看,就采取它原来在心灵里始要采取的那个样式。”诗要完成“内在对象”,一是要心灵的孕育,一是寻求与其相适
解析现代诗的审美意象
作者: 孙飞龙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体   律动   回旋   现代诗   感情   解析   审美意象   动作   展示   雕塑  
描述: 现代诗的中间环节是意象,因而解析现代诗的关键也就是打开意象之门。内在律动即意象之流,只有在感情发生沉淀、解体或化为躁动不宁的情绪之后才可以见到意象流的回旋,并逐渐展示出诗的圆心,使牵引着意象动作轨道的感情得以凝固,定位为雕塑的姿态。但那是审美者的错觉,
语象、意象与散文的艺术形象
作者: 孙春旻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文学形象   语象   记忆   散文   表象   形象功能   语言级   艺术形象   意象  
描述: 跟其它文学样式一样.散文也要以语言为媒介来描绘艺术形象,而不像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那样直接显现艺术形象。语言只是一种语音符号或文字符号,它为什么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呢?这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诗的平衡
作者: 张军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内在精神   表达   思想意义   余光中   平衡性   完整性   审美层面   整体平衡   意象群  
描述: 艺术作品的首要前提,就是其完整性。完整的艺术作品,才可谈其主旨的表达,思想意义的深刻,材料的蕴藉,表现的艺术,才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上去欣赏。应该说完整性是艺术作品的基础,文学、音乐、绘画、雕塑乃至于园林、建筑等艺术门类莫不如此。各门类的艺术作品都有其完整性的规范,一般都表
语象、意象与散文的艺术形象
作者: 孙春曼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描绘   语象   散文   艺术形象   绘画   艺术形式   文学样式   意象   雕塑  
描述: 跟其它文学样式一样,散文也要以语言为媒介来描绘艺术形象,而不像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那样直接显现艺术形象。语言只是一种语音符号或文字符号,它为什么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呢?这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诗化与符号 张杰近作解读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场景处理   抽象艺术   自然景观   张杰   具象绘画   与符号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人文理想  
描述: “应该有比较浓厚的理性绘画的特征”。此一观点我不敢苟同。即使是在张杰的早期作品中,如:《遥远的星》(1988)、《春光》(1989)、《云朵》(199O)等,也都明显地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场景处理上的若即若离;与具象之间有意识的“间离”;
谈罗发辉的“花”评论摘要
作者: 高名潞   王林   周春芽   吕澎   冯斌   傻佬   星利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   当代性问题   生存状态   评论   抒情性   中国当代   象征性   《恶之花》   审美理想   生命主题  
描述: 在罗发辉的油画作品中,象征性的因素与抒情性的感受是交织在一起的,如他的《雾》、《牧场上的家》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在《雾》这件作品中,我们除了能看到一种抒情性的自然美感外,还能读到作者寄寓于宽广的视野
消解风雨 陈美妍《岁月灯》系列
作者: 陈永锵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关怀   风雨灯   艺术世界   照明工   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   岁月   悲剧美   艺术个性   审美倾向  
描述: 陈美妍的油画作品,无疑都洋溢着一种灵动的才情、彰显着一种艺术天赋。然而,我偏爱的是:她的《岁月灯》系列。 必想这只是我这个从风雨中走来又注定了向风雨中走去的人,对艰难的一种情结——悲剧美的审美倾向所使然! 美妍的“岁月灯”,我看就是当年我与我的同类,在漆黑原野上,用以与风雨抗衡的唯一照明工具——风雨灯。
论工笔线条之功能
作者: 徐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美学价值   工笔画   战国时期   中国画艺术   表现形象   绘画理论   论工   线条   以线造型  
描述: 众所周知,中国画塑造物象最根本的目的是传神,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笔墨,而其中以线造型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灵魂。从现存的历代工笔画作品中和绘画理论中,可以看到线条在传统工笔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杨年宝雕塑新作方案在抽象与意象之间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喷泉工程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文心雕龙》   国际学术研讨会   彩色不锈钢   公共空间   设计方案   意象   钢雕塑  
描述: 杨年宝雕塑新作方案在抽象意象之间
< 1 2 3 ... 7 8 9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