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意象人物油画创作中的几个要素
作者: 邓清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心物交融   意象空间   立象以尽意   东西方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   冲突与融合   油画创作   现代意象  
描述: 现代意象油画作为东西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产物,不仅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审美需求,更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异域文明的改造。说到意象油画创作,我想真正的目的还是在"意"上。"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立以尽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物交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决定了艺术家人生
中国具象油画语言探索中的自觉抽象
作者: 张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具象   形式语言   社会实践   艺术本体   现实主义   抽象性语言   探索   自觉   后印象主义  
描述: 具象油画中语言的抽象性是指加工、表现物象的性能。画家根据主题审美心理图式的取向使物象心象处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客观反映与主观心觉有机地融合成一体,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感受。西方
观东说西
作者: 黄卓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度空间   潘天寿   波洛克   浮世绘   西方美术   艺术风格   吴冠中   禅画   印象派画家   东方艺术  
描述: 近现代西方兴起的一些画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的启发与影响,最典型的当属欧洲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些重要画家在创作中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得灵感,引用浮世绘的二度空间的创作理念,改变
逗留,穿行……
作者: 武艺   朱朱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蓬皮杜艺术中心   素描基础   第一印象   给你   西方当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富春山居图   纸本   中央美院  
描述: ,我在巴黎居住了将近五个月时间。期间六七位西方当代艺术家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了联展,参展的艺术家大都是一种风格,唯有一位艺术家的展厅里包括了版画、纸本、素描、雕塑、油画和建筑设计,当时的第一印象是"怎么那么乱",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反而那个艺术家展览现场的情景越来越清晰。
论新诗写作的语类运用和语象采集特色
作者: 王昌忠   来源: 诗探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种类   文学作品   雕塑作品   语象   诗歌写作   语言意识   物质原料   原模   语言艺术   雕塑艺术  
描述: 一、诗歌写作与语言意识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物质原料的艺术。文学作品加工成熟后,作为原料的语言既没有消失隐匿也没有变形换样,而是原模原样地存在着;而且它们在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着意义,文学作品的整体意义就由它们本身的意义组合、拼凑而成。显然,这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种类不同。绘画艺术所用的原料是涂料、线条等,雕塑艺术所用的是石膏、树根等,建筑艺术所用的是水泥、砖瓦等。然而,对于加工成熟的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来说,尽管涂料
新洋务运动之“莫奈特展”
作者: 王晨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上海去   exhibition   visitors   audience   印象主义绘画   painting   陈抱一   莫奈   中法建交   Exhibition  
描述: 最近的话题,都是到上海去看莫奈。3月8日到6月15日,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要庆典活动之一,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正在展出。这是莫奈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特展。55件展品来自
《女娲创业园》具象雕塑的“原始性”:付晓东与梁硕的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业园   具象   女娲   观众   理解力   雕塑材料   原始性   对话  
描述: 路是观众无知觉下参与完成的雕塑,具象雕塑是引诱观众完成雕塑的靶子。没有哪个是更重要的。——付晓东 付晓东(以下简称“付”):2000-2004年你做农工民系列以来。用泥做材料,到今天10年没再用。泥是个比较传统的雕塑材料,但你保持着对泥塑的手头功夫和理解力。
杨光集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生态环境   当代雕塑   刘开渠   雕塑公园   这一代人   杨光   雕塑艺术   艺术空间   具象雕塑  
描述: 这两个问题,杨光的雕塑持续而又专注,其结果是我们所看到的两大雕塑系列:新盆景系列和电子废弃物系列。作为一个在深圳长大的雕塑家,杨光这一代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他们亲身经历和感受了这座城市飞速现代化的过程,
洪耀绘画——线条的分享
作者: 日尔曼·侯思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基础   距离感   金属片   认知的发展   象征手法   影像作品   弹线   身体语言   虚物   建筑体  
描述: 技巧也是一种工具,材质可以成为绘画的手段,洪耀的绘画就是一种技巧与绘画材质的碰撞。绘画作品需要考虑多重因素。材料可以是纸,有时候是一个物体,海报、纸质的影像作品或弯曲的金属片。艺术家在这里用的是一种弹线技巧,在欧洲我们也有一种相似的作画方法,将线沾有蓝色颜料(通常是青色),然后再突然用力从两头抽出,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印迹是没有边界的。这种用法有时见于雕塑家Jean Clareboudt的作品中。在这里,线条所蘸的却是碳墨,并散成丝缕,向周围晕开,
隐喻和反思:岳敏君作品读图尝试
作者: 陈婧莎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形象   政治波普   三角龙   岳敏君   世界美术史   栗宪庭   我自己   dragon   鲁本斯   文化象征  
描述: 创作于2008年的油画《我是龙-1》(图1),可以说是岳敏君所有作品中元素构成相对简单的一幅,除去背景的蓝天白云外,画面中只有一个亦人亦兽的生物。这幅简明至极的作品,虽然有着岳敏君作品中一
< 1 2 3 ... 77 78 79 ... 100 101 1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