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918 条
-
美的另类享受:《银翼杀手》的美学与文艺学综合分析
-
作者:
张慧捷
严舒舒
来源:
中国科技投资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对象
发现美
审美享受
美学
雕塑家
《银翼杀手》
审美形态
文艺学
-
描述:
对象,不仅包括优美,还包括崇高、悲剧、戏剧、丑等审美形态。《银翼杀手》这部影片正是通过一种不一样的方式,给人一种另类的审美享受。
-
从《向日葵》看梵高油画之美
-
作者:
魏蜻
杨怀念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兽派
艺术
色彩
后印象派
-
描述:
了他的绘画标志之一,受无数后人膜拜,并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到了无数行走在艺术道路上追求美的艺术家.未能在生前获得至高荣耀的他.作为西方近代艺术大师中后印象主义杰出代表的他,终于在死后被世人所承认,得到了应得的尊重与认同.
-
水彩风景画的要素及基本表现物象
-
作者:
李慧鑫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风景画
基本表现物象
要素
-
描述:
水彩风景画,是一种以作画人的眼光去看待大自然的景色,它不同于素描工笔画,也不同于油画,它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空间,并且具有色彩鲜明和多变,画面庞大等特点,它考验作画人的色彩拿捏能力和捕捉景色的敏锐的观察力,本文简单介绍了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和表现物象。
-
浅谈水彩风景画的表现要素
-
作者:
吕聪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风景画
基本表现物象
要素
-
描述:
了水彩画的基本要素与如何表现事物的方法,例如,作画人如何拿捏色彩和如何捕捉景色的敏锐的观察力,如何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和变现物象。
-
高标岂肯随流俗 洗尽铅华远溢香——邓白先生的工笔花鸟
-
作者:
杨惠东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形象生动
2001年
20世纪
中国画展
画面色调
中国美术家协会
邓白
-
描述:
第一次见到邓白先生的作品是在200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上,此展层次很高,所有的大家、名家几乎囊括无遗,可以说是对20世纪中国画的一次集中检阅。邓白先生展出的作品是作于1942年的《秋汀野鹭》,这是一幅工笔画,既有宋人对细节的深入把握,又有元人注重神韵、注重抒写
-
意象工笔画色彩的情感表征
-
作者:
刘菊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观点
形式语言
工笔画
自然色彩
直接影响
艺术创作
感性自然
现代意象
随类赋彩
色彩情感
-
描述:
色彩之美,美在光彩,光彩流变源于自然。而画中神采妙趣却是人的心灵使然。远古中国人将色彩分为青、赤、黄、白、黑五彩,是人类通过知觉感性自然,对自然色彩进行初步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概括认识。"炎绯寒碧,暖日凉星"是1500年以前中国画家对于自然界的色彩刺激视觉器官产生的冷暖感知,透过感觉的冲击,而直接影响到心理。当我们检索"炎绯寒碧"的理论观点与近代色彩学将色彩分成冷、暖色两类。红、橙、黄属暖色,青、绿、紫属冷色等,两大区域加以研究对比。绯色即红色,是热(炎)的,青、绿、紫属冷
-
存形莫大于画
-
作者:
徐建融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艺术
国画
综合艺术
文章
听觉艺术
本质规定
造型艺术
传神写意
-
描述:
、电影等的"综合艺术",文学的"想象艺术",正与陆机的观点相一致。后来,刘勰进而指出:"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熔范所拟,各有司匠,虽无严郛,难得逾越。"意谓国画是用形来造型,而文章则是用文辞来抒情。这是他们各自规定的本质,"虽无严郛,难得逾越"。国画如
-
北极熊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伤痕累累
男性形象
如影相随
时光倒流
生日礼物
学校剧团
《欲望号街车》
电影导演
露莎
-
描述:
大理石,29.2cm×48.3cm×17.1cm 动物题材的雕塑作为一个流派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达到巅峰,大众对它的喜爱也延续到了20世纪。
-
天人合一(雕塑)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阅江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气象
神兽
校园文化
柱身
石岛红
信息工程大学
多科性
人才摇篮
全国重点大学
主柱
-
描述:
《道德经》,以显示老子的虚怀若谷与满腹经纶,体现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包容。法国艺术界认为,该作品是中国传统写意艺术与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的结合
-
喓喓草虫悠悠文心
-
作者:
胡荻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文心
艺品
瓷绘作品
画面布局
题材
印象
市场需求
-
描述:
在“珠山八友”中,毕伯涛是留下传世瓷绘作品较少的一位。他的风头没有其他几位那样出众,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瓷绘作品几乎都是花鸟题材,纵然赢得了很多中肯、赞许的评价,能够迎合当时的市场需求,但似乎并不
<
1
2
3
...
69
70
71
...
90
91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