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9 条
-
《思维精灵的多层面展开和立体透视》——评杨守森的《艺术想象论》
-
作者:
李建盛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透视
艺术思维
审美思维
五彩缤纷
美学
想象创造
天空
无穷
艺术审美
艺术想象
-
描述:
想象之于艺术和审美,确如波特莱尔所说的,是“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想象的世界,是金光灿烂的影的世界,想象的天空,是五彩缤纷梦的天空。想象创造的艺术审美世界是陶冶灵魂,抚慰精神、升华人性、彻悟人生
-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超薄切片浮雕图象的获得
-
作者:
王书运
谢英渤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场
浮雕图象
透射电镜
暗场
-
描述: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超薄切片浮雕图象的获得
-
黄文德的三幅根艺作品
-
作者:
陈庆珠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纹理
注视
形象直观
材质
天然
立体
起伏
五指
作品
-
描述:
曾以《泉浴》获1987年中国首届根艺展一等奖殊荣的黄文德先生,近年又创作出许多惊人的力作。现介绍其中几件,以飨读者。《巡》取材五指枫,材质坚硬。作品高14厘米,宽25厘米,小巧玲珑,是件具象型的天然
-
从两件《维纳斯》的比较中品说“根味”
-
作者:
嘉农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花卉盆景
抽象型
拼接
特征
原作
维纳斯
有根
作品
雕塑
-
描述:
迄今为止,在《中国花卉盆景》上,已有两件题为《维纳斯》的根艺作品问世。一件刊于1987年1期第18页,属抽象型,无雕琢与拼接;另一件可见1992年1月第28页,为具象型,有雕琢,无拼接。这两件作品
-
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拓进:苏天赐先生剪影
-
作者:
柴海利
来源:
艺苑(美术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天赐
油画民族化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艺术形象
写生
肖像画
林风眠
民族化道路
中国油画
-
描述:
缺少真诚、热情,艺术作品就难以产生感人的力量。苏天赐先生的油画,那种独特的具有民族醇厚风格而又深富情韵的艺术形象,正是他的至诚、纯朴精神的体现,是他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辛勤探索的成果。
-
光耀九州的奇葩——56个民族吉祥物艺术风采简介
-
作者:
李若兰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怒族
信物
芦笙
民族
普米族
吉祥物
艺术风采
图腾
象征着
仫佬族
-
描述:
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上,56个民族除了表演被誉为“神州采虹,的民族舞蹈外,同时献上了象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吉祥物。这些五彩缤纷的吉祥物,有的是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有的是以飞禽走兽作为民族性格的象征
-
拉祜族的葫芦文化
-
作者:
刘远东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殖崇拜
象征
葫芦文化
采集经济
调号
跳笙
图腾柱
拉祜族
葫芦笙
新米
-
描述: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两座巨大的白色葫芦雕塑。初游者到此,便会引起神秘的遐想;是不是到了葫芦国?还是进入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柱?其实,都不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和内地一样穿着时髦的杰克衫,讲一口带有拉祜族腔调的云南话。那葫芦便是拉祜族的标志,或者说,它就是拉祜族的图腾。但最恰当的,应该说它是拉祜族文化的综合反映。
-
画家钟蜀珩
-
作者:
邹文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病
对象
画展
中国艺术
色彩
吴冠中
丈夫
作品
叛徒
油画
-
描述:
你是观众的新友在《吴冠中师生作品展》上,很多的人知道了你钟蜀珩。两年没能看上高水平的画展,关心美术的人早已饥渴难耐。画展多的时期,大家不以为贵。偶或还要以挑剔的眼光,评东说西。真是长达两年,看不到可以使人驻足的画,憋闷就成了画界的流行病。是这一次画展,让人感到了中国艺术的心跳,知道还有很多的人,在不懈地追求艺术的至善至美。你的作品,是一组清丽、宁静的油画。静物很抒情,风景很恬淡,人物则很纯美。如果说整
-
浅析苗族诗人石太瑞的诗歌
-
作者:
李青果
朱矛量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形象
审美观照
生活中
现实主义
情感
苗族
长篇叙事诗
湘西
诗歌艺术
-
描述:
石太瑞,是一个对生活进行着强烈抒情的苗旗诗人。诗集《木叶之歌》、《飞飘的彩裙》、《五彩梦》和长篇叙事诗《玛诺江嗄》、《竹哨》、《降龙伏虎》及颂诗《欢乐的节日欢乐的歌》,代表并显示了他创作的丰盛和艺术的成就。因为这位诗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挚爱湘西的缘故,那里的明山秀水、白云红霞、昼日夜月以及人情风习孕育了他,熏陶了他,启示了他,激发了他,使得这位苗族诗人的作品,充满了那一个地方的灵性和神奇,给人旷世幽远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