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意象性
作者: 李雪莲   来源: 儿童发展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风景油画   意象  
描述: 近年来,在各大画展中出现的意象风景油画,已经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根源在中国油画向"民族化"、"本土化"探索的逐步演进,把传统文化精神转换到当代中国油画语言中是民族身份和现代精神的诉求,其独特的意象表现语言也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传统女性题材油画创作的当代选择:“千年结千年诉”的创作体会
作者: 耿淑丽   来源: 儿童发展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传统编结   油画创作   女性  
描述: 通过学习和研究,选择带有委婉气质的女性形象与六处历史遗留结饰文物并置,进行逐渐压缩和提炼成为艺术形象,通过长卷式散点构图,单色倾向的青灰色调运用黄金分割的人与空间的比例,将主题形象分为前、中、后三层
武威汉代雕塑中马的形象
作者: 张皛雨   来源: 发展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汉代雕塑   形象   汉唐时期   武威   匈奴   题材   养马   作品   时代风貌  
描述: ,这里的马并不知名,体矮、颈粗、头大、耳长,四肢短粗,与现在马的形象相去甚远,这些特征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俑坑中的陶马中可见一斑.据研究,这种马与今天甘肃河曲马种相近,马的体型不大,腿短,虽不耐长跑但善于爬坡,是当时秦军喜欢的良马种,已被训练成常备的战马.
《玲珑》杂志新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姜卫玲   来源: 传媒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杂志》   封建社会   《玲珑》   从属地位   妇女解放运动   新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事务  
描述: 。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有学识、有才能和有远大志向的知识女性。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更加强调经济独立,追求地位平等。“新女性”成为此时对女性最具时代特色的称呼,尤其是《妇女杂志》、《玲珑》等以塑造新女性形象为主要目的刊物的出现,掀起了一股社会革新与妇女解放运动的潮流。
新华都陈发树的南派生意经
作者: 伊明   来源: 创新时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定代表人   法象   三轮摩托车   五一路   新华都   仓储超市   紫金矿业   葛朗台   大东街   南派  
描述: 不声张、不露富、行事低调、少言寡语,做事认真到面红耳赤。精明、能干,敢想敢做,但其实胆子却并不大,甚至谨慎到唯唯诺诺。这是典型的"南派商人风格"。他们大部分时间躲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不肯面对公众。像极了"精神上的葛朗台"。中国有句古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么如果把倒卖木材、卖杂货、开金矿、包工程、做旅游、开发房地产等几乎没有关联的行业放在一起,你相信一个人可以全部都做得很成功吗?这或许就是南派商人的又一个优势——八面玲珑。
乡土底色上的生命意象:赵洪琦工笔花鸟画评析
作者: 牛克诚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点   底色   生命意象   乡土   创作主题   乡村   工笔花鸟画   绘画   作品   技法表现  
描述: 赵洪琦是一位从乡间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乡土是他最丰厚的创作资源,乡村经历是他最令人艳羡的艺术履历。他绘画的一切,无不是以乡村为基点;乡土,构成了他工笔花鸟作品的基本底色。
折衷的图像:吴荣光的工笔人物画
作者: 吴灿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但丁   折衷   工笔画   画面   创作   象征着   图像   由盛转衰   作品  
描述: 年,但丁正好35岁。35岁是人生的一道重要的关卡。在生理上,精力和体力会由盛转衰;在心理上,会逐渐甘于现状,趋于保守。这是一个普遍现象。逸乐、野心、贪欲如同虎视眈眈的猛兽,随时都会将步入中年的芸芸众生吞噬。
绘画,人生轨迹的延伸
作者: 霍建新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思维   人生轨迹   内心情感   绘画  
描述: 绘画是艺术者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缕火焰,是形象思维的结晶.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天天就琢磨着,如何将自身对自然的感受,运用画笔表现出来,传递给每一位观者,让其欣赏到用油画手法表现出的作品.那时很稚嫩
莫奈的花园小镇:法国吉维尼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农业(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西海岸   小镇   法国   印象派   诺曼底   花园   巴黎市  
描述: 绚丽烂漫的法国吉维尼小镇坐落在巴黎市的郊区,像是一幅生动的油画,静静的诉说着这个小镇悠久的历史。吉维尼是法国西海岸诺曼底典型农村,印象派大师莫奈选择在此终老一生。层层起伏山地,白墙红顶农舍,条条深绿
中国人文精神与城市雕塑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审美   纪念性   时代精神   城市雕塑   象征性   中国人文精神  
描述: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并没有城市雕塑的传统。它不像西方那样,每一个历史时期均有代表着时代精神的纪念性、象征性雕塑。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延续、审美的嬗变。当然,中国雕塑史上也有零星的可称得上城雕的作品。
< 1 2 3 ... 60 61 62 ... 90 91 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