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印象克林姆林宫在莫斯科给《建党伟业》拍剧照
作者: 子戎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斯科   艺术家   印象   建党  
描述: 耶些粗犷的石头、金属,仿佛是被凛冽的空气劈裂而成的时代已经过去。缪斯再次降临干顶之城已逾百年。莫斯科正在世界的艺术殿堂中大放异彩,克林姆林宫、红场、教堂、剧院,甚至地铁,放艺术家们的雕塑和绘画占领。从芭蕾到戏剧,从诗歌到音乐,俄罗斯人迸发的激情将这座城市点亮,并镀上金光。然而,当我们从金碧辉煌的安德列耶夫大厅——沙皇私人宫室走出来,看到的是小酒馆与白桦林,沉浸在辉煌中的我们,终于松一口气了。原来,我们还在人间。
试论山水名胜中的楹联之美
作者: 张立华   来源: 旅游纵览(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意象美   名胜   文化内涵   楹联   书法   旅游者   建筑   意境美   对称美  
描述: 品山水名胜中的楹联有种特别的味道,对称美、意象美、意境美、综合艺术美有地机融合在一起,呈现了属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对联让山水名胜有了灵气,有了精神回归的领地。从诗、绘画、建筑、雕塑
对受众,是选择?是迎合?—徐福厚油画作品展研讨会综述
作者: 贠冬鸣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硕士学位   美术学院教授   徐福   硕士生导师   李明久   油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副主席  
描述: 徐福厚,1954年生于河北省武安县。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86年考入湖北美院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回河北师范大学任教。曾参加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化腐朽为神奇:浅谈根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康建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对象   实用品   艺术构思   民间传统工艺   艺术作品   文化程度   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传统工艺   经济全球化   赚兰亭  
描述: 中国根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反映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甚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息。尽管相对于国画、油画等门类,根雕艺术仍处于规模较小的境地,但恰恰就是这样,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继承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创新是继承的必由之路。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的今天,根雕艺术亟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繁荣发展的新路。
钟国昌:越过山水花卉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敏锐感受   色蕴   客观物象   花花草草   视觉图像   钟国昌   月光下   他色   斯托克斯   令人  
描述: 时,他是要把自己的美学和人生的态度展现出来。他的画面气象不俗,清雅别致,彰显一颗沉静心。在他的一幅幅画作中,笔触历历,在轻重缓急之间自如游走。他对色彩拥有敏锐感受力,画面色蕴高贵,在浓淡厚薄之间任意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丁方2014个展
作者: 谈婷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展览地点   南京艺术学院   油画专   硕士研究生   意象性   展览时间   油画创作   南京大学教授   李小山  
描述: 展览时间:2014年4月12日—4月23日展览城市:江苏—南京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李小山丁方简介:南京大学教授1956年出生于陕西武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同曦艺术网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展览地点   南京艺术学院   油画专   硕士研究生   意象性   展览时间   油画创作   南京大学教授   李小山  
描述: ,以及艺术资讯发布等,树立和打造品牌形象,拓展机构影响力与知名度,打造中国第一高端传统文化艺术类门户网。结合艺术活动、艺术展览、人物专访、
寡艺术不如与众艺术
作者: 焦萌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评论   策展人   错经   城市形象塑造   正定市   中国馆   中央美术学院   阅历丰富   城市雕塑   建设基金  
描述: 能够让公众最大化的感受到公共艺术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但是在这种缺乏"在地性"公共艺术的熏陶下只能造成文化的弱化。前几天,去一位艺术家工作室拜访,这位艺术家画过油画、做过雕塑,混迹过圆明园,也开过公司,可谓阅历丰富,其间他有谈到当年差点接下为正定市做赵子龙雕塑的活儿,现在想来真是庆幸没接,以当年的资历要真是接了,得给这个城市留下什么样的垃圾,虽然可以挣一大笔钱。上世纪90年代,在这个社会上还不需要那么多艺术家的时候,当然现在也未必需要,有许多学艺术的人就走上了承接城市雕塑工程的道路。
公共艺术创作随记
作者: 张兆宏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环境   条件因素   受众人群   半抽象   艺术创作   社会心理需求   城市建设   装饰功能   环境空间   功能定位  
描述: 公共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社会功能定位。在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周边空间环境的条件因素,关注受众人群的社会心理需求。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潮,"公共艺术"应运而生。公共艺术扩展传统雕塑的概念,主题、材料、形式、构图、参与方式等都有了更多新的尝试。同时,对环境、空间、人文、历史、经济条件、民生状态的关注和研究,也是传统雕塑很少涉及的。今天,雕塑的教育、纪念和简单的装饰功能已经显得僵化刻板,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心理。笔者这里分享几个公共艺术创作案例,希望这些过程和体会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点启示。
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盲文
作者: 王南溟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社会   艺术自律   连接   当代艺术   民间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盲文   极少主义   二十年  
描述: 主题有关,即艺术连接社会现场。以此,我立项策划李秀勤的个展,也就有了20141月8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博览馆的展览——"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她的作品在该馆的户外草坪、馆内大厅和两个小厅同时开幕,展期为三个半月。雕塑在抽象表现主义那里完全改变
< 1 2 3 ... 50 51 52 ... 100 101 1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