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8 条
-
人体雕塑的艺术魅力
-
作者:
张若愚
倪昌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主义精神
座座
视觉冲击
人物形象
度秋
人与自然
-
描述:
人体一直是美术的重要表现对象,而人体雕塑更是将人体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体雕塑是立体的艺术,需要创作者从各个角度和细节对作品精雕细琢;人体雕塑也是抽象的艺术,它常常用晦涩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
-
浅谈吴为山先生雕塑作品审美分析
-
作者:
谭宗斌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写意精神
人文诗性
意象图式
雕塑
吴为山
-
描述:
吴为山先生运用西方写实主义的观察方法和造型手段,融合现代、后现代的雕塑形式结构,塑造了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写意雕塑。其写意雕塑亦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与核心,对于中国当代雕塑发展而言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文章从吴为山雕塑的写意观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雕塑写意精神的建构与空间认识基础,同时通过对吴为山及其写意雕塑作品的介绍,探索现代社会雕塑的创新形式。
-
刘开渠人物雕塑研究
-
作者:
谭建明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人物雕塑
刘开渠
-
描述: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人之一,在其艺术人生中,人物雕塑从一开始便具有选择上的特殊意义,这既是其个人的抉择,也是时代造就的。在他所有的艺术作品中,人物雕塑的成就是最高的。他的雕塑朴素自然,具有中国人特有的情怀。
-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正式启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次中
英国女王
英国文化
集体创作
文化交流
中国艺术家
文化形象
肖恩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王室
-
描述:
不久前,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开幕仪式,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与中国艺术家代表徐冰等为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吉祥物小羊肖恩雕塑"点睛",这标志着2015中英文
-
艺术资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次中
英国女王
英国文化
集体创作
文化交流
中国艺术家
文化形象
肖恩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王室
-
描述: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正式启动 不久前,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在北京出席了“首届中英文化交流年”的开幕仪式,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与中国艺术家代表徐冰等为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吉祥物
-
意象油画诗意性色彩语言探析
-
作者:
王姝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性
色彩语言
意象油画
-
描述:
在中国文化哲学以及绘画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意象油画着重色彩情感的传达和胸中之色的表现,形成了极具中国文化魅力的诗意性色彩语言追求。本文将对中国诗意性色彩语言展开探讨,探寻其魅力与价值。
-
浅谈广西民族民间元素运用于现代油画创作
-
作者:
钟震寰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民族民间元素
符号性造型
现代油画
象征性色彩
原始性色彩
装饰性色彩
-
描述:
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元素作为艺术资源的研究对象,借以探讨广西本土的油画艺术家如何从本土文化资源中吸取营养来进行创作,进而充实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希望
-
形象直觉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
作者:
苏苗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符号化
形象直觉
油画创作
-
描述:
形象直觉是对形象的感知而言的,形象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最本源的方式,人类在面对现实形象时所作出的第一反应不是运用逻辑推理分析,而是首先开启自己的感觉系统,凭着直觉对形象的感受,引发艺术家创作的激情,运用油画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继而转化为绘画语言展示于画布上,展现在观者面前,完成油画艺术创作的情感描述。
-
都市曲——罗坚油画欣赏
-
作者:
徐东林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母体文化
本土意识
色块
表达欲望
母题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审美价值
美术展览
-
描述:
初识罗坚,给我的印象是敏感。面孔在淡蓝色烟雾之后,显得有些茫然及焦躁。我想这种情绪正是他在一片混沌中急切地寻找排解和具体的切入点所浮现的状态。初读罗坚之绘画是件静物作品,读后便有了与他初交时感觉上
-
如影随光——创作手记
-
作者:
谢森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了明
散点透视
透视学
焦点透视
平远
视觉印象
亚热带植物
立体空间
垂直照射
物体空间
-
描述:
空间,油画得以细腻地表现丰富多彩的大干世界。 影子既是物理的现象,也是心理的现象,它可以使画面充满各种情绪的戏剧性效果,加强主题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