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0 条
-
玛莎·佩尔斯:极致的改造与变革
-
作者:
卡伦·威尔金
詹蕤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颈椎融合
学校教学设施
佩尔
罗梅罗
迫于无奈
身体状况
女性世界
象征意义
超现实主义
玛莎
-
描述:
自2008年初至2010年中,玛莎·佩尔斯(Marsha Pels)在底特律任雕塑教授。学校教学设施不全,因此她添置了一些新的设施。她所移居的城市动荡不安,加之她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那段日子过得并不开心。“在我看来,那座城市破败不堪、萧条零落。在那儿生活和工作期间,我迫于无奈做了一次颈椎融合手
-
诗化的意象——雕塑创作漫谈
-
作者:
余景学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层面
艺术理想
雕塑作品
拉奥孔
材料语言
意象化
雕塑创作
架上雕塑
大象无形
具象雕塑
-
描述:
作为一名中国的雕塑创作者,我们基本都是从做具象雕塑起步。我认为好的雕塑并不需要刻意强调具象和抽象,关键是能否体现出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感悟。就我本身的艺术理想而言,我希望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寻求一种融合,最大限度表现出我所追求的诗化意象。雕塑如果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就会显
-
中青年雕塑家·翟庆喜
-
作者:
唐凌
郅敏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哲学
艺术之路
学术阵地
西方现代主义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院
艺术功力
艺术语言
艺术品格
具象雕塑
-
描述:
翟庆喜先生成名很早,是中国美术学院具象雕塑的中坚力量。翟庆喜以深厚的艺术功力深度不断挖掘雕塑形体的本源之美,并以极具形式探索的艺术语言表达当代哲学思考,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中国美术学院是改革开放以后
-
东北城市雕塑的规划布局探析
-
作者:
刘骧群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潜在价值
邻里关系
雕塑作品
城市形象
文献显示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中央美院
沟通功能
-
描述:
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及提高城市竞争力等外在的价值;近年来,发达国家更为看重的是公共艺术的潜在价值:提升城市的宜居环境、激活城市活力、增进邻里关系、反映社区价值以及身份认同等等。当下,我国的城市雕塑作品仍然仅停留在打造城
-
清泠由泥性,恬澹随人心——孙龙本创作自述
-
作者:
孙龙本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境
环境雕塑
中国书法
扶桑树
雕塑创作
自我情感
具象雕塑
字体设计
泥性
理论研究工作
-
描述:
都会因心灵相通而凝聚到一起。中国艺术重写意、尚内美,追求澄怀味象的悟道途径,强调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合一的修养方式。就艺术创作而言,对自我情感的表达与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必然会受到本民族文化和所处
-
余景学
-
作者:
唐凌
郅敏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哲思
艺术之路
西方式
西方语境
-
描述:
在青年雕塑家余景学的作品中,能感觉到一丝诗意。无论是具象造型还是抽象无形,无论是形而上的西方式哲思,还是化于无形的中国式诗情,诗意一直是塑造余景学艺术情怀的关键意象。他的每次试验都是一次新
-
德意志艺术形态:从浪漫主义到吕佩尔茨
-
作者:
王艺
白苓飞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克
西方绘画
雕塑作品
新表现主义
格列柯
克里姆特
佩尔茨
野兽派绘画
印象主义
艺术审美
-
描述:
2015年于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西方绘画的回归:吕佩尔茨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展”,呈现了吕佩尔茨(Markus Lupertz)近十年创作的81件绘画及雕塑作品,这也是他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过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个展。这次展览及相关的学术活动,将这位仍活跃在艺术领域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全面地展现在中国观众的面前。可以说吕佩尔茨展示了一种德意志式的浪漫主义。谈到吕佩尔茨,就不得不提及新表现主义,也不得不涉及德国式浪漫的民族艺术
-
细节·重组
-
作者:
刘国胜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明
创作灵感
客观物象
一叶落
感知力
林静
-
描述:
工笔画中“象”的工整细致,是在把握物象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象进行提炼加工、重新组合而得到的。工笔画中“象”的工整细致,是在把握物象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象进行提炼加工、重新组合而得到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意蕴探析
-
作者:
徐帅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花鸟画
意蕴
意象
-
描述:
中国古代花鸟画自唐朝开始独立分科,早期的花鸟画主要表达意象,多以工笔勾勒手法表现物象相对真实的美的姿态。五代两宋起写意花鸟得到发展,并因文字在画面中的出现,花鸟画的"意蕴"日益明确,至明清时期的文人花鸟画,彻底走向"意蕴"。文章以中国古代花鸟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画面中存在的"意蕴"。
-
写实油画不会过时
-
作者:
杨雪芹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百年历史
具象油画
中国
写实油画
画派
美术馆
巡展
-
描述:
近日,“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巡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作为此次大展2016年度全国巡展的最后一站,大规模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的院藏精品,从具象油画的角度对美院百年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在北京1+1艺水中心亮相的中国写实画派十二周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