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具象油画创作中的“点”意味
作者: 郭祖昌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意味   创造性运用   出新   造型艺术   油画创作   循环式  
描述: 在造型艺术中,作品样式的推陈出新,实质上是对点、线、面造型本体元素的创造性运用及其相互间从建构到解构再到建构的循环式整合。在具象写实油画创作中,点符号化意味的自觉延展,拓展了点意味符号化在另一层面或领域的内涵。点的世界是宽
对中国古典写实油画的理解
作者: 王占坤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绘画   20世纪80年代   古典主义   中后期   中国古典   油画   写实   美术现象  
描述: 中国古典写实油画,作为一种风格来说,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种美术现象,它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有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油画。我身边的一些人觉得,中国的古典写实油画有太明显的模仿气息,不喜欢。确实,古典绘画在欧洲已经几百年前就发展到了顶峰,那些历史上的巨匠们,
兼容并包 谐和发展 对中国意象油画的思考
作者: 陈湘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年历程   兼容并包   民族文化   拿来主义   谐和   艺术空间   意象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油画自西方引进以来,时至今日,已经历并跨越了百年历程。从开始的盗火与拿来主义,到本土民族文化消化、觉醒、吸收乃至发展直到呈现出多元化的油画风格与流派的互补态势,使中国画坛充满了活力与希望;这也为艺术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宽
“幻动”系列
作者: 胡赤骏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信息   人物造型   活动影像   油画作品   社会身份   人物形象   形象特征  
描述: 幻动是我近期一组表现当今不分国籍、种族的人物活动影像油画作品。画中人物造型基本以运动中的人物形象为主,其中有欢快情绪中的奔跑和舞动,也有因突然的危险而产生惊恐中的奔跑;有因战争而产生的疯狂举动,也有因灾难而产生的人类互帮互助的感人影像。作品有意淡化人物的社会身份
张聃访谈录
作者: 严舒黎   张聃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访谈录   似是而非   都市   创作过程   女性形象   意象   简称  
描述: 严舒黎(<简称"严"):通观你这些年的创作,可以看到你不断地在描述那些在工业都市背景中,一些变形的、似是而非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强悍,或狡猾,或妖娆,或善感,或孤寂地在都市中游走,你想通过这样的一些意象,传达怎样的信息?你的创作过程,比如这些意象的形成,或者说你想表达的主题是否有一个发展过程?
高飞:画余谈“意象”
作者: 高飞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理念   当代人   意象性   “意象”   绘画艺术   真情实感   绘画发展   中国油画  
描述: 意象油画、油画的意象性是近几年中国油画界谈论较多的话题。绘画艺术自古至今,经历了各种形式和审美要义的嬗变轨迹,从远古人的涂绘意识,到当代人的造型理念,无不体现出各个时期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信仰。绘画发展到当代,具象也好,抽象也罢,能表达出画家的真情实感,赋予画面以美的形式和可品读的趣味,
展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状态   守望者   民间美术   抽象表现主义   作品   研究成就   美术馆   中国美术   台湾文化   油画  
描述: 王树村民间美术收藏与研究成就展隆重开幕4月8日,艺林拓荒——王树村民间美术收藏与研究成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王树村先生历年来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民间美术品精选,其中包括150件年画、刺绣作品,分设门神、
意象写真,为民讴歌:李传真工笔作品《民工》系列、《工棚》与近作释析
作者: 陈孟昕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传真   讴歌   《民工》   艺术创作   写真   作品   意象  
描述: 艺术创作的根脉来自生活,艺术价值的本质是不断创新,这原本是最为基本的创作规律和价值取向,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创作却未必就此有了全面的进展,而讨论得最多的艺术问题,却仍然还是与此有关。
纯朴的诗意:刘大为塑造的当代民族形象
作者: 尚辉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刘大为   《晚风》   写意人物画   总设计师   民族形象   诗意   纯朴  
描述: 在众多描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形象中,刘大为的《晚风》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幅作品。画家没有把这位世纪伟人塑造成一种铁腕政治家的形象,而是撷取他闲暇在庭院读报小憩的场景,以一种晚风中纯朴的诗意捕捉
走向当代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现实针对性   弱势群体   艺术家   美展   社会现象   人文关怀   雕塑家  
描述: 从本届全国美展入选雕塑作品来看,题材的广泛性是最大特色。雕塑家们开始自觉地关注当代社会,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思考,关注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各种问题,强调作品的现实针对性。从反映汶川大地震到表现农民与矿工,艺术家的人文关怀深入到社会的弱势群体。从过去的侧重于宏大的主题,表现英雄与
< 1 2 3 ... 27 28 29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