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8 条
-
于实像处悟空灵——论线性语言在传统雕塑中的应用
-
作者:
林永潮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意境
演变
线条
传统雕塑
意象
-
描述:
中国雕塑自古以来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塑造方式和品味标准,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相似的追求,即不唯形似,重视神韵;于形体外挥洒意境,于无声处体察弦外之音,具此者当为上品。于是“线”成了加强中国传统雕塑形体韵律的手段,也成了连接实体和虚空之间意到笔不到的一脉牵连。本文从中国传统雕塑中“线”的特征和审美价值的视角出发,解析线元素在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具体应用和美感升华,对中国古代雕塑线条应用风格的演变规律做出简略的分析,并总结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造型存在的形式和特征,以及其对当下艺术创作思路带来的启示。
-
题材结构与风格类型——从35件入选优秀雕塑看全国美展的选择机制
-
作者:
冯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风格类型
形式感
选择机制
母题
装饰风
现代风
现代性
意象化
写意性
-
描述:
样式,并呈现出材质、性状和手法的形式特征。由于叙事域与风格域并不必然相关,一般来说,叙事域由主体的位置所决定(此位置由表现对象的客观性社会关系所决定,例如,对象若是领袖,则领袖形象的顶层位置就是主体性;若对象是矿工,其底层位置也是主体性);风格域中的形式感
-
探析山水意象在现代陶瓷绘画上的运用
-
作者:
刘嘉妮
康修机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意象
陶瓷绘画
运用创作
艺术形式
-
描述:
陶瓷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处处可见,随着世界的科技发展和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除了产品实用以外,在陶瓷的装饰方面人们也慢慢开始关注。本文探析山水意象在现代陶瓷绘画上的运用,将陶瓷绘画与传统陶瓷都区分开拉
-
公共标识语翻译与城市形象建设研究
-
作者:
汪大乐
杨丰
胡娜
来源:
企业导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公共标识语
城市形象建设
-
描述: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公共标识语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国际语言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传播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笔者对部分城市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情况作了调查研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
设计符号学在日用瓷中的应用
-
作者:
罗新颖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意义
日用瓷设计
符号学
-
描述:
的体现日用瓷的研究价值,使日用瓷在相同的机能下,创造出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使使用者能够进一步的了解产品的意图与内涵,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
釉画赏析朱振洪
-
作者:
朱振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象征符号
本象
-
描述:
过它看到不同的图景,都可以把过往的经历和愿景投射到这面镜子上。所以我总是弱化作品中具体事物,就象人们用面具来法自然求本真
-
浅析陶瓷花鸟绘画艺术的几个思维
-
作者:
李慧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艺术构思
意象美
艺术作品
精神生活
刘雨岑
怡情
内在思想
画中有诗
认识作用
-
描述:
陶瓷花鸟画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在陶瓷载体上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陶冶人们的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
朱振洪釉画赏析
-
作者:
朱振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象征符号
本象
真我
-
描述:
观赏者会通过它看到不同的图景,都可以把过往的经历和愿景投射到这面镜子上。所以我总是弱化作品中具体事物,就象人们用面具来隐匿自己姓名和身份一样、而以抽象是唯一表达的媒介、因为抽象是通用的象征符号,是每个人具有的元
-
王 登 杜跃欢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象征符号
本象
真我
-
描述:
王 登 杜跃欢
-
法自然 求本真
-
作者:
朱振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象征符号
本象
-
描述:
我创作时追求的是婴儿出生时本真的自由世界。想以此折射出万物生长的本象,展开与时空宇宙的对话,给观者带来自由快乐的感受。我的画就像一面镜子、每位观赏者会通过它看到不同的图景,都可以把过往的经历和愿景投射到这面镜子上。所以我总是弱化作品中具体事物,就象人们用面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