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意象的图式:读鸥洋的画有感
作者: 易英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生命   结构抽象   形式   水墨画   色彩   图式   与空间   意象   油画  
描述: 鸥洋的绘画有大形和小形之分,从大形上看,有些近乎抽象,但这种抽象既非结构的抽象也非表现的抽象,而是由形象发展而来的意象。小形既是具体的形象,也是构成大形的元素。大形有一种气势、律动与回想,小形则是具体的生命支撑,像追寻阳光的花草,像风中舞动的枝叶,在自然的交
颜文樑与印象派
作者: 邢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色   传统技法   画法   印象派画家   印象主义   写实主义   学院派   作品   画风   油画  
描述: 颜文樑是我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一生崇尚写实主义画风,作品笔触细腻、形象逼真。但是一直以来,他的一部分体现出印象派画风的作品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画家在留法途中所表现出的印象派作风被认为是
体验创作
作者: 韦启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碰撞   欣赏   体验   窍门   意义   主题   创作观念   漫画   油画创作   意象  
描述: 漫画创作从来不是为着自我娱乐,它总是要求能刊载在媒体上得到尽可能多的读者的欣赏。漫画包袱被置入读者能无误地了解的确定意义。我的多数油画创作意在创造蕴含着审美意味的意象,没有预设的确定内涵。唯其作品形象带有能体现生活真实的偶然性,观众对它的感受便不尽同,对它理解也会是多义的,但阐释的多义
给你的抽象写上我的名字
作者: 杜志刚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   名字   色彩   艺术家   抽象艺术   混沌   写上   康定斯基   花园   丙烯  
描述: ,而语言进而文字的阐释是最讨人嫌的,它们总是乐于拆解自身圆满的存在,败坏抽象的气脉,靠着理清醉态甚或癫狂背后的理性而阻止醉态甚或癫狂的蔓延。语言于抽象是块赘肉。所以,我对老邓这组抽象文字的出笼定是于人
东方的新具象:试论何肇衢的绘画艺术
作者: 焦士太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   凡·高   具象与抽象   绘画艺术   造型艺术   为人生而艺术   自然   作品   写生   意象  
描述: 何肇衢是中国台湾美术第二代中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为何说他重要,是因为他以半个世纪的心力勤奋耕耘,找到个人艺术风格。建立了东方的新具象,为中国台湾美术史展现新猷。我所说的新具象具象完全不同。具象绘画
辽远的江天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   凡·高   具象与抽象   绘画艺术   造型艺术   为人生而艺术   自然   作品   写生   意象  
描述: 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口。江海相连,陆地便显得辽远苍茫。生长在这里的画家对于江海的感受是深刻而独到的,但他们中却很少有人能从艺海里浮游而出。在基层从事创作的画家,往往要付出比城市专业画家多得多的艰辛,这不仅因为信息闭塞,眼界难以舒展,而且基层繁杂的事务也常常花费了他们很多的精力,真正留给创作的也多半只剩下琐碎的光阴。故而,能够在基层坚持创作并从底层浮出的画家,也是少之又少。
刘春龙的猎人与猎物
作者: 徐福厚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场   时代   革命者   绘画风格   真实情感   语言特征   现实主义   猎物   具象绘画   作品  
描述: 在美术批评的语言环境中,具象绘画和现实主义两个名词往往会交替出现,或被经常重叠使用。前者,是从绘画手法及语言特征出发对绘画风格的分类。后者则是从艺术主张出发,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规定。从美术史上看,它被
意象·绘画·色彩
作者: 刘玉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思维   绘画作品   文学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绘画   意象表现   意象色彩   绘画艺术   运用   艺术创作   感染力  
描述: 意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在《世界美术鉴赏词典》中是指情意与现实物象、景观的结合。中国传统绘画历来重视意象法则。苏东坡的一首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生动地表达了古代观画是极其重视
学画·听话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模仿   个性   操作环节   动手   画面   共性   艺术教学   形象比喻   行为  
描述: 1学画,是学习操作,学会一套动作、行为。记得学画时特别喜欢看人家怎么画,看到先生作画就会连同细节一并记下来模仿:调色板挤颜料的顺序,下笔从哪块颜料入手,连擦笔纸撕多大、放在哪儿都学。记得老师说,擦笔
逸兴酣畅写心意
作者: 侯吉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绘画作品   运用技术   享受   表达方式   精神内涵   画面   感悟   意象   创造  
描述: 作为一个油画家,能熟练运用技术,贴切地表达个人情感,让画面承载精神的诉求是件快乐的事情。眼手与智慧刹那间相连的瞬间,使不能掩盖的痛苦有了临时的解脱,也是享受创造成果的时刻。
< 1 2 3 ... 25 26 27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