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47 条
-
谈谈文学形象的审美境界
-
作者:
李学军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描写
语言描绘
三国演义
温酒斩华雄
文学形象
审美境界
审美特质
表现功能
罗敷
感性形式
-
描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功能决定了文学描绘的途径,文学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的具体感性形式是在人们的想像中出现的。这是文学有别于绘画,雕塑等艺术的审美特质。
-
微观之旅
-
作者:
约瑟夫·克奈尔
来源:
科学课 上半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行者
路线
蜘蛛
放大镜
甲虫
孩子们
微观
金属光泽
满花
想象成
-
描述:
“微观之旅”就是沿1~1.5米长的细绳走的极短的“远征”。“旅行者”趴在地上沿着路线一点儿一点儿地爬过去,观察神奇的自然:弯弯的草叶上五彩斑斓的露珠、沾满花粉闪闪发光的花甲虫、下颚有力的八眼蜘蛛等。由于小孩子们对微小的事物尤为喜爱,所以他们对这缩微森林世界的全神贯注、如痴如醉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
绘画的色彩问题
-
作者:
董希文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感情
色彩
绘画技巧
绘画艺术
个人风格
象征性
油画
-
描述:
一幅画的整个创作过程是统一的,从确定主题思想,安排构图,描写内容,一直到形与色的表现.应该是相互联系的,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因素之一,在正确的运用下.能够明确表现一定的构思.加强主题的感染力,强烈地影响观众的情绪甚至可以使差一些的构图(如主次不分)由于引人入胜的色彩处理的补救而效果好起来,反之,如不调和.画面分解,或破坏原来良好的人物造型等。所以,重视色
-
繁简得当各千秋——竹、木、牙雕风格再探
-
作者:
东流
来源:
钟山风雨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工艺家
牙雕
关公
大写意
象牙球
艺术风格
艺术效果
义薄云天
《文心雕龙·丽辞》
-
描述:
中西方艺术,历来有繁简之分,中国的竹、木、牙、石雕亦然。这好比中国画工笔人物花鸟谓之繁,大写意、大泼墨的山水鱼虫谓之简。就雕刻艺术而言,繁或曰繁缛是指思致繁密、文饰周详的艺术风格,而缛一般是指繁密的彩饰,陆机《文赋》
-
芦荟酒沉淀现象的再分析
-
作者:
孙金斗
来源:
山东食品发酵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芦荟酒
生成机理
沉淀现象
控制措施
-
描述:
。鉴于芦荟的营养、保健、医疗等功效,我们招远市酿酒厂于2000年底成功研制出玲珑"芦荟酒",同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可以说,芦荟酒的研制成功,给我们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芦荟酒长期放置后所引发的沉淀现象也不时地困绕着产品的扩大再生产,如何解决好芦荟酒的货架
-
颠人颠文颠画——初读画家李宝瑞
-
作者:
于非
来源:
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表现
黄永玉
初读
画家
岫岩县
吴冠中
人的花朵
鸡冠花
工艺美
辽宁省
-
描述:
初读李宝瑞的画,有些看不懂。他喜欢用墨色表现主题,且郁结而无变化,线条刻板而充满棱角,题材怪异而不讲法度。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使他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李宝瑞1941年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当过牛倌、种过地。1965年他出人意外地考进了中央工艺美院,1973年被分配到美协黑龙江分会任专职画家。 李宝瑞先后师承吴冠中、黄永玉先生。吴冠中先生以油画闻名,黄永玉先生以版画起家,他们落笔于宣纸
-
舍宾:雕塑健康与美丽
-
作者:
唐盈
来源:
绿色.时尚(化工之友)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舍宾
形体训练
形体雕塑
整体形象设计
营养
模型标准
减肥
形体美
计算机技术
-
描述:
舍宾:雕塑健康与美丽
-
论毛泽东诗词语言的形象美
-
作者:
张正武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形象
诗词
毛泽东
美感
-
描述:
毛泽东诗词是一座艺术美的宝库。本文仅从他诗词语言形象美这一视角出发 ,探讨了他诗词语言所浮雕出的崇高美、雄浑美、画面美、动态美、立体美、色彩美等雄豪壮丽、多彩多姿的美感形象及其所蕴含的巨大审美价值
-
浅谈语言艺术的立体化
-
作者:
姚锐
刘志强
来源:
黑龙江劳动保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语言艺术
文学艺术
人物形象
文学语言
-
描述:
创造立体感是雕塑的优长,因为雕塑能使形象立体化地造型于空间,语言艺术也应该创造立体感,因为生活是立体的,语言艺术的优长在于可多方面、连续地表现时间中持续的事物,因此它能够也就应该创造立体感。
-
云天碧海滋养出来的艺术——谈《印象·日出》和《大海》的异曲同工之妙
-
作者:
史新粉
来源:
衡水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印象派
光
-
描述:
"印象派"是19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表现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色彩见长。画家莫奈和作曲家德彪西都属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印象·日出》和《大海》,虽然前者是油画,后者是交响乐,但它们在风格、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