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2 条
-
诠释潮汐现象
-
作者:
应发宝
曹玉红
郑水珍
来源:
现代物理知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水位差
高潮
涨落
水位下降
周期性
低潮
诠释
潮差
潮汐现象
-
描述: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运动,“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葛洪,公元281~361,东晋),即一昼夜中两次涨起、两次跌落。白天上涨的叫做“潮”,晚上上涨的叫做“汐”,合称“潮汐”。在潮汐涨落的每一周期内,当水位上涨到最高位置时,叫做高潮;当水位下降到最低位置时,叫做低潮。相邻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叫做潮差。从低潮到高潮的过程中,水位逐渐上升,叫做涨潮;从高潮到低潮的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叫做落潮。[第一段]
-
浮梁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
作者:
王远泰
雷玄肆
来源:
江西气象科技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象
茶叶
分析
生产
条件
-
描述:
根据茶叶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浮梁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现浮梁茶叶产量与5月中旬~6月上旬的降水量呈正相关,与3月下旬~5月上旬日照时数、5月中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在此基础上
-
多媒体课程教材的特点及内在联系
-
作者:
罗子林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能性
多媒性
交互性
动态性
结构性
形象性
内在联系
多媒体教材特点
-
描述:
当前多媒体课程教材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重点探讨这种新型课程教材的特点及内在联系。
-
“灰可器”瓷的青花装饰
-
作者:
李镇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象形文字
景德镇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
装饰效果
纹饰
纹样装饰
民族艺术
陶瓷产品
-
描述:
”抽取而来的;再说,则是由于这种瓷器釉里略泛“灰青”、故称“灰可器”;还有的说,是因为立足于外来回纹,或是象形文字装饰原因。总之,大都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从原始的纹饰
-
浅析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比喻艺术
-
作者:
王陆妹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喻体
比喻之“象”
比喻之多边
比喻之柄
-
描述: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比喻是天才的标志”为起始,运用钱锺书先生对于比喻的新解胜义来分析现代文学大家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神奇的比喻景观。领会比喻这一修辞格在张爱玲笔下行云流水般的融合,体会静态的修辞格运用到文章中的魅力。
-
从闺情诗与山水田园诗论王维的高洁诗
-
作者:
应晓琴
张小萍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芬芳
王维
高洁之美
雨雪意象
-
描述:
本文从闺情诗与山水诗的角度,探讨王维追求高洁的审美理想在其诗中的体现。文章提出,王维的诗,注重塑造高雅清丽之境,他的闺情诗芬芳雅正;山水田园诗多采用淡雅的雨雪意象寄寓孤高雅洁之情怀,以审美化倾向代替
-
轻工业部委托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举办“全国轻工系统陶瓷窑炉与检测技术进修班”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窑炉
职工大学
热工管理
节约能源
轻工业部
学习对象
进修班
陶瓷产品
检测技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为加强全国陶瓷窑炉热工管理,节约能源提高我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轻工业部委托我校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中旬,举办“全国轻工系统陶瓷窑炉与检测技术进修班”为期三个月。参加学习对象:全国各产瓷区陶瓷公司下属瓷厂的热工工程师,助理工师,陶窑炉设计
-
喜剧中的人性情怀:评《欠我十万零五千》
-
作者:
李学明
杨超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形象分析
平凡
人性关怀
-
描述:
20世纪以来,竞争成了社会进步的主要代名词,强势、金钱、利益、地位等等几乎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定位。但人间仍不乏真情流露,尤其存在于发生在那些平凡人身上的平凡事中。平凡往往不被重视,但在艺术的空间确可无限放大,进而产生无量的效果。本文通过影视喜剧《欠我十万零五千》来阐述人世间的平凡与人性关怀。
-
例谈抽象函数y=f(x)的常见解法
-
作者:
金运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题
高考
抽象函数
-
描述:
文章简述了中学数学中抽象函数的常规解法,对提高学生高考解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所选例题均为近年历届全国高考数学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
-
杜甫诗歌中的“星”意象浅析
-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意象
星
-
描述:
杜甫诗歌中精心营构了许多鲜明的意象,如鸥、马、雨等,这些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拟对杜甫诗歌中星这一意象的审美意蕴与艺术表现手法试作初步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