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2 条
-
浅论粉彩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
-
作者:
吴成婧
王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
色彩
继承
绘画题材
人物画
画面
人物形象
西洋画
粉彩
创新
-
描述:
粉彩,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它源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素以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秀美
-
传承与发展——透过徽州砖雕的文化特质管窥现代陶艺的创作
-
作者:
余莺姿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雕
立象尽意
现代陶艺
文质统一
-
描述:
砖雕是陶瓷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造型、鲜明的风格、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而且在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从明清徽州砖雕艺术的内容、形式、结构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有的形式之美、风格之美,期待以管窥之力,给今天的陶艺创作多一些启迪和思考。
-
工笔走兽画创作特点琐谈
-
作者:
邵同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工笔画
装饰
-
描述:
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工笔走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并造就了一大批擅画动物题材的陶瓷美术家。把握好工笔走兽画的创作特点,将生活中的物象进行再创造,才能创作出耐人寻味的工艺美术佳作。
-
城市形象资源和地域文化传统特色研究
-
作者:
魏晗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地域文化
传统特色
-
描述:
城市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形式,与其他任何组织形式一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依赖于城市核心资源系统的开发和创造。通过城市形象的塑造再创城市新型的核心资源,这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城市形象可以在更高层次保护城市传统资源要素,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
论产品设计的象征性与情感
-
作者:
余建荣
戴依含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产品设计
象征性
意象
-
描述:
现代社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着一种技术与情感的平衡,在设计过程中既强调功能、美观、情感的完美结合,又要体现出对多样化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尊重和融合。产品的象征性在产品设计中作为一种体现
-
潮洲印象
-
作者:
曲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理优势
陶瓷
景德镇
印象
广州市
瓷器
-
描述:
"城中裔外慕芳容,瓷上锦彩化玉虹,犹是冰心连南国,海天一韵其云鸿"。应朋友的邀请,我们驱车前往潮州。广东陶瓷的发展,不仅依据于和景德镇类似的"水土宜陶"的资源,更得力于南海口岸的地理优势。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广州市舶司以杂色白瓷器市香药等类云云,是我国瓷器之传于海外,当始于
-
景德镇市日用陶瓷品质概念的分析
-
作者:
胡继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日用陶瓷
品质
面向对象分析
-
描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景德镇市日用陶瓷品质概念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这是目前提升景瓷竞争力的一个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历史和全球角度,并运用计算机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较详尽的分析,为人们更全面地把握景市日用陶瓷品质概念提供参考.
-
浅析陶瓷造型与装饰的语言特征
-
作者:
曾亚琴
曾亚林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陶瓷装饰
陶瓷造型
综合装饰
装饰语
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
艺术形象
艺术语言
陶瓷产品
-
描述:
,将艺术家头脑中的主客观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艺术语言的作用还表现在艺术语言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陶瓷艺术作为一门三度空间的艺术,它的艺术语言包括造型与装饰语言两方面。同时,造型语言又是由点、线、面、虚实空间等创作
-
浅谈女性形象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钦冯燕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造型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有艺术形象的表现开始,对女性美的追求就是个永恒而古老的话题。在陶瓷装饰造型中,以女性为题材的造型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重要的地位,这是人们审视自身发展和艺术演变的重要视点和窗口。
-
图像时代的产品视觉形象研究
-
作者:
伍玉宙
邹晓松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语言
感性化
图像时代
产品视觉形象
-
描述:
当前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产品设计是时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内在反映,在视觉文化占据主流的图像时代,我们的设计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对产品视觉形象所处的外部环境——直观感性化的图像时代美学的分析
<
1
2
3
...
5
6
7
...
109
110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