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清乾隆象生瓷兴盛原因及审美文化内涵
作者: 陈驰   程幸   许莉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文化内涵   象生瓷   兴盛原因   清乾隆  
描述: 清乾隆时期是象生瓷发展的兴盛时期,其兴盛原因有乾隆皇帝的大力支持、唐英的贡献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等等,具有深刻的审美文化内涵,折射着乾隆时期审美趣味的变迁和民间、西方文化的浸染等现象。
石峰
作者: 石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陶瓷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   石峰   职工大学   江西省   艺术语言   美术师   美术家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文化精髓,为陶瓷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人物、花鸟见长。其作品清新典雅,意境悠远,艺术语言质朴、纯真,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格调高雅脱俗。在艺术的探索道路中,始
明净之心 典雅之美:论俞致贞、刘力上工笔花鸟画的成因
作者: 张安治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形象生动   中国花鸟画   浙江省   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   工笔花鸟画   张大千   河姆渡   建筑装饰  
描述: 中国花鸟画之起源,现可追溯至七千年以前。浙江省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牙雕"双凤朝阳纹"和陶盆上的"稻穗纹"等,形象生动,线刻精细,有鲜明的花鸟画特色。较之稍晚的中原彩陶上的花叶纹和鸟、兽、鱼蛙等形象更为屡见不鲜。七世纪以前的青铜器漆器,建筑装饰及大量的丝织
无双谱人物壮罐赏读
作者: 聂胜   宋康年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润色   人物绘画   民国时期   造型   明清   制作   人文底蕴   粉彩   双谱  
描述: 面前呈现的这件粉彩无双谱人物壮罐,尽管是民国时仿明清的器物,但其造型奇特,制作精细,釉润色美,特别是罐上的人物绘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富有较为深邃的人文底蕴,颇有一种耐人寻味之感。该罐通高31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3厘米。直口,短颈,折肩,筒腹,腹下内折,直圈足。罐盖呈将军帽形,上有宝珠钮,俗称壮罐,这种造型多为明清时所常见,民国时亦有仿造。钮的周围有五个蝙蝠纹,另有一横形方框,框内书写有“无双谱”三字。颈部绘有如意纹,近底部绘有寿字纹,象征五福蟠寿。腹部四周绘有无双谱里的四个历史人物及人物的传记诗文:一是张子房(即张良),为汉初刘邦的名臣,重要谋士,刘邦赞他“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后封为留侯;二是项羽,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王,不久因被刘邦所败,自刎于乌江;三是班超,为东汉名将,因征西域有功,后封定远侯;四是孙策,三国时割据者,在江东建立东吴政权,后其弟孙权称帝。
精美绝伦的虢国玉器(下)
作者: 李清丽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形象生动   玉器   半透明   浅浮雕   线纹   纹饰   阴线   虢国   出土  
描述: 玉鱼(图1),长5.8、宽2.6、厚0.2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玉质温润,微透明。鱼体弯曲呈弧形。两面纹饰相同,用单阴线勾出鱼眼、鳃、背鳍、腹鳍等部位,身饰鳞纹,背鳍饰极细密的阴线纹
走上英国女王餐桌的精陶餐具
作者: 崔听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伊丽莎白   女王   餐具   色彩   精陶   化妆土   英国   合成象   工业展览馆  
描述: 与底组合成象形整体件,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盛放羹汤或菜肴,别具一格。女王说:"我到过许多国家,也用过金、银餐具,但像这种陶制的象形餐具还是第
浅谈“茄段壶”的自然情趣
作者: 徐顺琴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蔬菜   形象生动   自然界   艺术风格   形态设计   发展史   雕塑性   紫砂壶   造型美  
描述: 的喜爱。自然形体的紫砂壶造型,俗称"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以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的统称。把自然界的瓜果蔬菜融入壶器的设计是紫砂花货的创意之源。纵观整个紫砂壶艺的发展史,以瓜果、蔬菜的自然形态设计紫砂壶,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活力,又
画瓷的心跳
作者: 江野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画   形象生动   异曲同工   性自由   中国画   笔墨   古人   节奏  
描述: 一片碎瓷片,一个破碗底,了了几笔,青花人物、山水、花卉率性自由,线条流畅,造型简炼,形象生动,节奏明快,百看不厌。我常被古人那种清静禅意、娴熟的笔路而折服,欣而临之,别具风味。古人的青花瓷画同中国画丹青水墨有着异曲同工之趣,同有笔墨用水之妙,在釉彩光润下更是魅力无穷,爱不择手。
谈工笔花鸟画创作
作者: 徐颖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色彩艳丽   自然界   陶艺家   艺术效果   陶瓷工   画面   创作   工笔花鸟画   线条  
描述: 陶瓷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画面不但用线工整,而且色彩艳丽。在陶瓷工笔花鸟中无论花与鸟都要用线条去表现,只有充分学好线条掌握线条在陶瓷工笔花鸟中的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陶瓷的艺术效果。要想达到美好的艺术效果必须学好以下几点:一是讲究意在笔先,追求形神兼备。中国的花鸟画在狭义上只指花和鸟,广义上包括除人物和山水之外所有自然界中动、植物,范围极广、内容众多,它容纳了自然界的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等物象。要创作工笔花鸟画必须对大自然和生活充满热爱,对大自然的一花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