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生】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沈浮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面向世界
设计制作
江西省
色彩
陶瓷研究
中国当代美术
青花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沈浮1955年出生于景德镇。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中国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协副秘书长兼理事。
-
姚伟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面向世界
设计制作
江西省
色彩
陶瓷研究
中国当代美术
青花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姚伟江西景德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岭美术家协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任职于艺术瓷厂美研所。2005年创作仕女《国色天香》获杭州工艺美术大赛金奖,2008年《秋香》获景德镇市陶瓷大赛
-
略谈青瓷鹰尊和熊尊的艺术特色
-
作者:
蒋晓荣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威猛
东吴
形象生动
专题报道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造型
苏州
艺术特色
-
描述:
复杂,成形难度大,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稀有性。其中的鹰尊和熊尊堪为越窑青瓷瓷塑艺术的杰出代表,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鹰尊 三国,吴(见图1),通高26.6厘米,底径13.6厘米。以鹰的造型作为器身,鹰
-
瓷苑奇葩:吉州窑剪纸贴花瓷
-
作者:
石瑞雪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纹样
形象生动
装饰图案
剪纸
装饰效果
吉州窑
贴花
装饰色彩
瓷器
-
描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这片茶韵缭绕的故土上,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人们围绕着饮茶创作出众多的品茶活动。在我国宋朝,沿袭晚唐的饮茶传统,社会上的饮茶风气更加盛行,当时社会在理学思潮的影响下,重视通过内心的静思来达到心灵的净化,"斗茶"这种舒心静气的高雅品茶活动自然在社会上绵延开来。而黑釉茶盏由于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受到了斗茶者的爱重,为了迎合斗茶者的兴趣和爱好,瓷器工匠们在黑色的盏上大做文章,工匠们利用各种方式装饰黑色的茶盏,剪纸贴花就是其中一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器就应运而生。
-
力鸣陶瓷作品赏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协会
作品赏析
江西省
学院
毕业
美术师
画面构图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力鸣(杨建鸣)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怀俊老师。其作品多取材于生活,画面构图严谨,笔下的人物、山水、走兽、花鸟形象生动活泼,受到广大陶瓷爱好者的好评与收藏。
-
胰皂泡
-
作者:
冰心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球
形象生动
皂泡
破裂
扇子
充满
游戏
轻灵
透明
快乐
-
描述:
“胰皂泡”美丽、轻灵,但易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进行联想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胰皂泡的形、神、姿、态、韵,从而赋予它生活的真实和心灵的感悟,表现了人生和生命的主题,充满了哲理。 小
-
技术与艺术交融,文化与时尚共舞——朱心明和他的皮革艺术
-
作者:
罗永娥
来源:
西部皮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形象生动
蚀刻画
皮革
文化内涵
工作室
时尚
艺术形式
人体艺术
雕塑
-
描述:
业界曾有人提出:制革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业,皮革是创造时尚的行业。当我走进成都艺术家朱心明的工作室时,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并被这种神奇所震撼。2011年10月26日,记者慕名前往位于成都东郊音乐公园附近一小区朱心明工作室采访。一进门,各种形象生动的马让人为之一震,奔跑的、沉思的、窃窃
-
马云:草根出身的“IT大侠”
-
作者:
张锐
来源:
记者观察(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髻
形象生动
山西灵丘
洞内
浮雕
石佛像
寺村
天宝元年
石雕
文物
-
描述:
虽然不懂IT甚至谈不上网络精英,但马云却一手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中国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虽然从没有挤进中国首富的耀眼席位,但马云却成为第一位被搬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脸谱……这位不按常理出牌且语出惊人的矮个子男人在创造出网络帝国神话的同时,也将五彩缤纷的神秘符号镶嵌在了自己的身上,直至今天成为众人追逐的超级偶像.
-
由“工”到“写”的意象生成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文化记忆
工笔人物
技法
美术史
当代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语言形式
意象生成
-
描述:
中国绘画中的“工笔”和“写意”,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留给美术史的篇章是灿烂的,它留给人们的文化记忆富丽而典雅、严整而舒朗、端庄而浪漫…… 从彩陶装饰中的“线型”到汉墓壁画中的“涂写”,从马王堆繁缛的帛画到周昉谨细的工笔仕女,从敦煌的佛教壁画到永乐宫的道教艺术……这些作品中的线条、色彩,以及造型、笔法中所体现的“工”和“意”是中国艺术史中不可磨灭的珍贵遗产。它体现了中国人艺术创造的智慧和宗教情感,以及对生活的体悟。我们聚焦盛唐时期,其工笔人物、山水画不仅名家辈出、佳作迭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工笔画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其自身的基本语言范式,并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另一个分支,是北宋以后发展起来的文人水墨画。它讲究绘画的率意抒情,而不甚关注物象的客观形态与色彩。以一种渗透着书法精髓的笔墨意趣,代替了技法与制作的精细。水墨画无疑为中国画开启了一条注重精神性的发展道路,在这一道路上前行的画家,大都是中国文人,他们在中国古代拥有着绘画的话语权,在这些兼有达官贵人与文人身份画家的理论引导下,“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甚至是象征,而工笔画在当时则相对“边缘”
-
邵炎斌陶瓷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景德镇
陶瓷学
构图
江西省
艺术创新
作品风格
毕业
美术师
工艺
-
描述:
邵炎斌1982年生于江西景德镇,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毕业于陶瓷学院,得到叔父邵同忠的亲授,在陶瓷艺术创新上开辟了自己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