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明清小说创作动机论
-
作者:
吴波
夏菁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作家精神
意志行为
创作动机
心理学
聊斋志异
文学活动
明清时期
作家创作
小说作家
-
描述:
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遇以及某些触动,都能促使文学艺术活动的发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如他母亲怀胎一样”。
-
《景德镇陶图记》介绍
-
作者:
吴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御窑厂
文字说明
图名
故宫博物院
介绍
画面
台湾出版
景德镇陶瓷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陶图记》为海内孤本,目前仅为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一部介绍清朝景德镇官窑制造瓷器过程的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说明。首页为序,第二页为御窑厂图,以后则为制瓷过程图,共十三幅图,依次为“取土
-
《吉姆爷》与康拉德的艺术追求和道德探索
-
作者:
詹树魁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者
创作方法
约瑟夫·康拉德
小说创作
印象主义
心理分析小说
小说家
道德探索
当代英国文学
艺术追求
-
描述:
约瑟夫·康拉德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研究他的作品时,评论家们经常谈及他的“艺术宣言”:“艺术家应该象思想家和科学家一样,探求真理并发出呼吁……我所努力完成的任务是通过文字的力量使
-
《死水》意象美散论
-
作者:
邹建军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美
李白之死
彩斑
小说题材
意象表现
戴望舒
意象派诗歌
散论
现实美
换韵
-
描述:
这是一个五彩斑澜、丰富、流动的世界。这里有深沉的叹息,慷慨的悲歌,有花红柳绿,有日落月升,有愤怒的诅咒和热情的向往。它是一个美的境界:美的情绪,美的品质,美的色彩,美的意象。
-
鲁迅小说:文体内、外结构的全面革新
-
作者:
吴国群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符号系统
语言
鲁迅小说
艺术思维
作家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思维方式
外结构
-
描述:
早在上一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就曾精辟地指出: 可以算作语言优点的,只有正确、简炼、流畅,这是纵然一个最庸碌的庸才,也可以从按步就班的艰苦锤炼中取得的。可是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因此,任何伟大作家都有自己的文体……世界有多少伟大或至少才能卓著的作家,就有多少文体。
-
清代四大诗说评说(上)
-
作者:
王英志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灵说
中国古典诗学
王孟诗派
格调说
神韵说
王士禛
渔洋
诗说
论诗
池北偶谈
-
描述:
中国古典诗学至清代而登峰造极,形成了著述层出不穷、诗说五彩纷呈的繁盛局面。其间康熙至嘉庆时期更是诗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王士禛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这著名的四大诗说。它们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并构成了
-
小彩舞 小彩舞 骆玉笙
-
作者:
沈彭年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娘教子
曲艺表演
说唱艺人
骆玉笙
一九
红梅阁
《四世同堂》
诗云
刘宝全
古彩
-
描述:
,博得了"金嗓歌王"的美号,天津是北方说唱艺人公认的大擂台,小梨园原名歌舞楼,是鼓王刘宝全演唱过的擂台之一.说唱艺人只要在天津打响了,唱红了,就好比拿到了一张"通行证",此后,你闯江湖,跑码头,几乎是无往而不利.当然,必须有真本事.
-
都昌文史资料 第3辑 都昌人与景德镇
-
作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言情小说
中国
当代
-
描述:
都昌文史资料 第3辑 都昌人与景德镇
-
逃离, 原名, 施蒂勒
-
作者:
瑞士 玛克斯·弗里施著
许昌菊译
来源: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瑞士
年代:
长篇小说(地点:
现代)
-
描述:
译自: Stiller/Max Frisch(1911~ ). -- 法兰克福: Suhrkamp, 1979. -- 中文版由瑞士Pro Helvetia文化基金会提供赞助.:本书描写了雕塑家施蒂勒软弱、平庸,但又敏感好胜,渴望成就的性格。
-
明清小说创作动机论
-
作者:
吴波
夏菁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怨愤
作家精神
创作动机
吴承恩
劝惩
作品
明清时期
曹雪芹
作家创作
-
描述:
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遇以及某些触动,都能促使文学艺术活动的发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如他母亲怀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