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视野中的社会图景展示
作者: 成方   来源: 黄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本   赵树理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后新时期文学   评论家   山西省  
描述: 立场,深入思考和真切表现普通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可以说,他们的写作,是对赵树理文学观念的深化与拓展,是新世纪赵树理文学精神的体现。
混沌中放出光明(散文)
作者: 少鸿   来源: 黄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本   赵树理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后新时期文学   评论家   山西省  
描述: 。固在黄宾虹时期,中西画派形成对立,互相瞧不起,但借鉴西画的占上风。照理说来黄宾虹是纯中国画,也应该属于保守派的,是排斥西画的,但黄宾虹却说“画无中西之分”,有人这是当时的一种调和,我却不这样认为
在底层发现善和美
作者: 段崇轩   来源: 黄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小说文体   作家   小说创作   人文情怀   长篇小说   小人物   底层社会   诺贝尔文学奖   短篇小说  
描述: 物有几个呢?保忠对这种现象很有看法,他:“我们对技术热情了,而恰恰冷淡甚至忽略了最该表现的‘人’。文学说到底还是入学,这可能很功利,但是我还是要说,忽略了人,再这学那学都没用,一点用都没有。一个有良心
失算
作者: 张钰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狗日   人说   羊杂割   就这样   条枪   娶媳妇   给你   酒过三巡   张符   不知道  
描述: "神仙"秦法官让公安局给抓起来了。在整个煤窑地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不到半天功夫就都传遍了。"秦法官是什么人呀,神通那么大的神仙能失了手?","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到底为了啥呀?"人们议论着,打探着。秦法官真名不叫秦法官,秦法官是外号,真名叫什么没人知道。两年前来到窑区,给人算命,混口饭吃。新来乍到,没
我要做一个“虚伪”的人吗?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伪   同学关系   实话实说  
描述: 解码小Q:我有一个很大的疑惑:我和我的同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我的同桌性格开朗、人缘超好,平时谈吐,我觉得她挺“虚伪”的,偶尔还喜欢说谎话。但她很受欢迎。我和她不同,是个什么都实话实说的人,为人
念想儿
作者: 陈力娇   来源: 微型小说选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婚   法院   微型小说   眼睛   手机   律师   短信   晚唐   街道办事处   唐青花瓷  
描述: 离婚艰难,先是两个人往死里掐。杨栋站在自家三十平方米大的房厅里,举着徐菁菁陪嫁时带过来的晚唐青花瓷瓶就要摔。徐菁菁不
饭碗
作者: 乔迁   来源: 微型小说选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县衙   微型小说   老板   地望   朝廷   乡民   饭碗   救灾粮   青花   仆人  
描述: 县令王灵昌弯腰从脚下抓起一把泥土,缓缓松开,微风拂过,手中泥土随风远去。
桃之夭夭
作者: 闫玲月   来源: 微型小说选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仁义   老板   桃子   孝敬   心痛   白日梦   废墟   水蜜桃   两姐妹  
描述: 潘家的大桃小桃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大桃是姐,眉清目秀,娇小玲珑,一双巧手绣出的蝴蝶翩翩飞,鱼儿水中戏。小桃是妹,丰满妩媚,野性十足,一副好嗓子唱得百花开口笑,云儿痴痴游。每当大桃小桃打人群里走,后生们眼里着火嘴上烧,若能娶到鲜嫩嫩水灵灵的大桃小桃,下辈子当牛作马也值哩!可惜潘老汉看得紧,想把一对仙桃儿卖个好人家,咱们这些穷后生只能做白日梦喽。
非理性认识论:德勒兹“块茎说”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邓亚梅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理性认识论   树状思维模式   块茎说   现代意义   德勒兹  
描述: “块茎”是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所描绘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呈现出一种非中心化、非统一化、非层级化和平面状的形态。作为一种后结构主义的非理性认识论,“块茎”以其自身的相互连接和异质混合
寻找我们失去的主体:由墨人钢的小说《抢劫犯》谈开去
作者: 刘恪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每个人   意识形态   自我   文本   主体意识   抢劫犯   社会制度   小说   当代思考  
描述: 我们在当代思考主体、自我、他者、身份、角色等问题,常常会被一种巨大的悲怆注满,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扼腕疾呼,我们去哪儿寻找人的尊严和自我存在?山西小煤窑虐待童工而致死,大量打工者从城市挣来一笔廉价的劳工
< 1 2 3 ... 19 20 21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