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玲珑女兵 青春点荒芜
作者: 戴高乐   来源: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趔趔趄趄   她说   漫漫长夜   新兵连   爬起来   常春   习惯说   行政管理   白露为霜   边防部队  
描述: 白雪消了是阳春。花开,是女人的季节了。边防部队的女兵们无疑是边关上的春花、英姿飒爽的巾帼丽人。在高原、在边陲,她们用青春点亮荒芜,用柔情播撒爱心。笔者所在地处的张家港边检站的女兵们,虽然她们和她们所担任的工作都是平凡的,可在她们身上,我却洞察了另外一种美:非轰轰烈烈,却历久弥香;不华丽照人,却四季常春,因为这美是缘自于内心的。
带盲人进入五彩世界
作者: 郑治   来源: 中国残疾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冲动   技术带头人   似与不似之间   几何造型   中秋之夜   出点   良说   画心   丧失功能   有朋自远方来  
描述: 2008年中秋节前一天,我登上前往南宁的列车。我此行的目的是拜见曾柏良,南宁市残联副理事长、一位教盲人画画的人。盲人如何画画?好奇和疑问一路伴随着我。经过30多个小时,列车到达了绿城,正值皓月当空。我在热烈的人流中
《等待传说中的希望》
作者: 李少言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待   布面   传说   油画  
描述: 《等待传说中的希望》
请别叫我比卡丘(二)
作者: 小白   来源: 环境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请别叫我比卡丘(二)》   现代文学   小说  
描述: 雕塑园的灯光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远方居然亮起了灯!这灯一闪一闪地向我们靠近,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夜黑草乱,游移不定的光亮,让我紧张得毛都竖了起来.
镜头下的历史
作者: 慧心   来源: 当代体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球   生活   球星   玛格丽特   年代   妻子   哈里   传奇   回忆说   世界  
描述: 今天球星太太团风光无限的主角都是一些有自主权的性感女星,但是生活对于她们的前辈来说可远非这般五彩缤纷,她们曾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或许可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半个世纪以来足球世界的变迁。
上架新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图书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官场小说   出版社   金融危机   诸葛亮   裁员   故事   当今世界   战役   俱乐部  
描述: 与价值的追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落木无边》沉寂五年,“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王跃文重回“官场”,十年前,一幅“国画”引爆文坛“官场”,十年后,一幅“油画”再续“官场”辉煌。小说借助乌
捡漏
作者: 邵远庆   来源: 当代小说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青花瓷   深蓝   语言   影子   宿舍   大段   男子   爱情   短篇小说  
描述: 杨森是位收藏高手。杨森搞收藏,起步比较早,藏品种类也比较多,瓷器、玉器、铜器、家具、字画一应俱全。当然,杨森在选择藏品上还是有侧重点的,他最喜欢的是瓷,再准确些是青花瓷。青花瓷种类繁多,什么唐青花、宋
《恋人絮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文摘(青年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点透视   条分缕析   恋人   文体形式   言情小说   “反思”   排列组合   零度写作  
描述: 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出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多思绪,剪不断,理还乱。而以往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反思”却显得迂腐、浅陋,这正是结构主义要证实的。有了一本《恋人絮语》,你大可把书架中所有的言情小说扔掉,那些小说中的“卿卿我我”在罗兰·巴特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谈凌的逃遁与归宿
作者: 丫丫   来源: 延河文学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泪   眼睛   生活   高岭   黎平   稿纸   母亲   丈夫   男人   小说  
描述: 女作家谈凌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心里乱成了一锅粥,眼泪不由得顺颊而下了。她蹒跚着走到桌子跟前,面对那洁白的稿纸,心里像吃了黄连一样苦涩。她暗自思忖,一定要沉下去,抛弃俗务与纷扰,远离喧哗与
俄罗斯印象
作者: 温哲仙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鲁勃廖夫   弗拉基米尔   出版界人士   安德烈   小星星   天地人   渐行渐远   中国小说   达里  
描述: 二○○七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为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文化合作和交流,九月三日由二百余位出版界人士组成的中国出版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第二十届莫斯科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本人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难得近距离地接触了神往已久的俄罗斯。十天的俄罗斯之行,难免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但在这光影的交错下,声色的嘈杂中,却让我再次领略了莫斯科典雅的雍容万方,品味了彼得堡辉煌的富贵洋气,体验了弗拉基米尔与苏兹达里浓郁的古色古香。书香不怕巷子深:全俄展览中心本届莫斯科国际书展的地点设在全俄展览中心,虽久闻其盛名,但还是应验了那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四天的亲密接触,让往昔纸上得来的浅显印象,迸发出奔放鲜活的生命力。全俄展览中心随着时代的变迁,曾几度易名。它最初兴建于1939年,命名为全苏农业展览馆,1958年扩建改名为全苏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1992年更名为全俄展览中心。其主要建筑的落成都是在二战之后,因此,外观和结构上均带有浓烈的苏联色彩: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恢宏大气。尤其是那座高大、雄伟的凯旋门式的正门,上方耸立着高举麦穗的“拖拉机手和集体农庄女社员”的雕塑,向我们昭示了它所诞生的时代。步入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团里的...
< 1 2 3 ... 12 13 14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