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64 条
-
写给陆游(外一首)
-
作者:
于吉娟
来源:
牡丹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游
单纯
地基
于吉
贫困地区
文学
昙花
主持人
记忆
沈园
-
描述:
诗做得这样玲珑、剔透、鲜活!可以看出,无论是《写给陆游》,还是《昙花梦》,都构建在于吉娟深厚、坚实的文学地基之上。十六岁的心灵是单纯、清白的,因而要被城市里七月的日光灼痛。樊建伟的《酸涩的记忆》使
-
挂货铺学徒当了美国教授
-
作者:
陈重远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挂货铺
古地毯鉴定家
美籍华人
考古学者
人物传记
李汝宽
-
描述:
挂货铺这路买卖只有北京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1948年间,开设在前门大街大约有14家,经营的古玩旧货品类庞杂。其中奇珍祥挂货铺开设于民国之初。原先奇珍祥经营文物的品类同其他家挂货铺一样庞杂,业务不专,漏货难免,后来逐渐发展以鉴定经营古旧地毯、青花古瓷、雕漆和古旧乐器为主。李汝宽,1908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县,15岁到前门大街挂货铺当学徒,爱好钻研古旧地毯、青花瓷器和漆器等文物。以后当经理数十年如一日边鉴定经营,边积累资料,经营业务也随之得到发展。
-
火花与吉祥文化(二)
-
作者:
黄汉森
夏富仁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象征
凤凰
兴衰
部落
贤才
天下
吉祥文化
传说
神鸟
-
描述:
。据说凤凰乃五行中的火所成,神学家则认为它是盛乱兴衰的晴雨表。有云:“王者上感皇天则凤凰至”;“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则凤凰巢”。《史记》载:“四海之内感戴舜功,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故凤凰的出现往往
-
雕塑肱二头肌
-
作者:
暂无
来源:
健与美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健身健美
侧记
集训
工厂
运动员
比赛
雕塑
-
描述:
雕塑肱二头肌
-
水中雕塑美臂
-
作者:
暂无
来源:
健与美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健身健美
侧记
集训
工厂
运动员
比赛
雕塑
-
描述:
水中雕塑美臂
-
荡气回肠的艺术总汇——《全彩艺术史系列丛书》简评
-
作者:
李秀琴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纵向记录
信息量
装帧设计
《全彩艺术史系列丛书》
艺术成果
特点
-
描述:
近日见到一套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彩艺术史系列丛书>,可以毫不隐讳地说,这是一套世界艺术的总汇,不仅涵盖面广,而且装帧精美.丛书由我国著名美学家汝信先生担纲主编,目前已出版四部,即<全彩艺术史系列丛书>、<全彩中国绘画艺术史>、<全彩西方绘画艺术史>和<全彩西方雕塑艺术史>.
-
这样复习最有效
-
作者:
侯守斌
来源:
语文世界(红A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原理
鲁迅小说
阅读课本
学习笔记
知识系统化
阅读学习
综合性
教学大纲
联系和区别
原材料
-
描述:
主持人语对于学生而言,六月是苦涩的,特别是初三的同学。面对老师、父母和亲友的殷切期待,也为了自己今后的五彩人生,你们在书海题洋中苦苦遨游。遥望天边的着陆点,你们的心绪此刻或许正在荡漾,而作为你所信任的朋友,我们一直在为你祝福、加油,同时为你献上精心设计的礼物,希望它能助你一臂之力,伴你走向成功。
-
思路背诵法
-
作者:
吴少强
来源:
语文世界(红A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
着陆点
《核舟记》
精心设计
主持人
东海县
江苏省
背诵法
运用思路
写作内容
-
描述:
主持人语对于学生而言,六月是苦涩的,特别是初三的同学。面对老师、父母和亲友的殷切期待,也为了自己今后的五彩人生,你们在书海题洋中苦苦遨游。遥望天边的着陆点,你们的心绪此刻或许正在荡漾,而作为你所信任的朋友,我们一直在为你祝福、加油,同时为你献上精心设计的礼物,希望它能助你一臂之力,伴你走向成功。
-
人才乃胜利之本──与胜利电厂总工程师马玉峰先生的对话
-
作者:
刘振洪
来源:
中国培训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工培训
运作规范
创一流
记者手记
走向胜利
培训中心
组织起来
国家电力公司
马玉
人才工程
-
描述:
【记者手记】冬日虽至,暖意犹存。见到刚从一线赶来的马总是在一个小雨浙沥的傍晚,是我正参观了胜利电厂的里里外外之后,也是在我感慨和思绪颇多的时候。 胜利电厂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整个厂房和厂区的设置布局
-
清帝王堂名款瓷器
-
作者:
刘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清代
圆明园
道光皇帝
故宫博物院
文人士大夫
文献记载
粉彩
瓷器
康熙皇帝
-
描述:
堂名、斋名一般是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这种风气在清代尤为盛行。据《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一书记载,当时有据可查的斋名、室名就有数千个。清代帝王也常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冠以书斋、堂名,以明其志、抒其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