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封面图:《锦绣中华》瓶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相结合   世界记录   新彩   原型   中华   釉里红   封面   工艺   锦绣  
描述: 《锦绣中华》特制纪念瓷由一主瓶二辅瓶组成,主瓶《祖国花正红》高约40.8厘米,以创造世界记录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为原型,细长秀美、大气华贵!辅瓶《华夏千秋富》《神州万年春》高约38厘米,以拍出1117
瓷器上的英文“CHINA”标记始于何时?
作者: 陈桂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制造   标记   “CHINA”   英文   陶瓷制品   陈炎青   瓷器   收藏界  
描述: 陈炎青先生在《两购帽筒,弄巧成拙》(见《收藏界》2009年第8期)一文中,介绍他买的一只被人为磨擦掉CHINA英文标记的帽筒,然后写道:1910年建立的唐山窑启新瓷厂……出口贴花瓷器上‘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字样,是我国出口陶瓷制品最早使用英文‘中国制造'的标记。我认为,这个提法值得商榷。
历代青花题记、款识与毛笔的关系:兼论青花题记、款识笔画特征的断代作用(下)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毛笔   款识   嘉靖   历代   笔画   断代   题记   青花  
描述: (四)明晚期青花题记、款识和笔画特征及其演变例1,嘉靖青花龙凤纹尊(故宫藏)双圈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1)。例2,嘉靖青花云龙纹梨式壶(同上)双圈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2)。例3,嘉靖青花
历代青花题记、款识与毛笔的关系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参考资料   毛笔   款识   历代   笔画   断代   题记   青花  
描述: 一、引言我国的毛笔有悠久的历史。《诗经·邶风·静女》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笺云:彤管,笔赤管也。现存最早的有战国时代的笔(见1954年12期《文物参考资料》),还有汉代居延笔(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之汉居延笔)。几千年来毛笔不断改良,促进了汉字书写的演变和书画艺术的发展。
张爱玲传
作者: 王羽著   来源: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传记   1995)   张爱玲(1920  
描述: 一个个瑰丽的故事,如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有繁华有悲怆,看得我无限神住。一个个人物,骨子里都生着一种在唾手可得的救赎面前宁愿放手也不能触碰自尊心的神经症人格。剥去小说表面的装饰和岁月流转中思想肌体褪的一层层皮,我看到的东西似乎简单了,就是父亲,母亲,还有她自己。本书解读海上第一才女张爱玲的心灵世界,回味沉香屑里的生死寓言。
杨苏兵团解放贵州侧记(上)
作者: 乔崖   来源: 贵阳文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集团   景德镇   侧记   白崇禧   兵团   汤恩伯   贵州   野战军  
描述: 缜密的准备1949年4月20日夜,根据总前委的统一号令,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在杨勇、苏振华的指挥下,一举渡过长江,直插东南交通大动脉浙赣线。当部队占领江西景德镇后,杨勇患病留下休养,苏振
陈曦的历史油画
作者: 杰夫·凯利   刘凌尘·凯利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忆   形象   记忆   毛泽东   历史事件   天安门广场   邓小平   照片   电视   油画  
描述: 陈曦的新系列油画重复着同一个主题:一台曾经摩登的电视,在一张不起眼的桌子或衣柜上,传播——或许只是从电视框中展示出——大多数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回忆中徘徊过的,涉关到中国历史的场面。在一个从1976年到80年代初按照历史事件发生而排序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为毛主席开追悼会时,天安门广场的场面:从空中居高临下看到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灾区;四人帮在法庭受审的一幕;邓
崔国泰:严肃而高雅的怀旧
作者: 梁爽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青   三十年   硬度   来源   记忆   艺术家   画室   工业题材   自然之美   黑与白  
描述: 艳阳斜射的画室、油画挂墙的四壁、河姆渡典型的陶罐、松软的麻布沙发、轮廓简单的果盘被丰盛的水果覆盖,再朴质的装饰也掩盖不住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华丽的摆设,却有自然之美。
崔国泰:对硬度和高雅的丈量
作者: 梁爽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   三十年   硬度   基本的   记忆   艺术家   工业题材   丈量   东方艺术   坐标  
描述: ,长兄如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那个充斥在儿时记忆中的时代烙印,几乎是造就黑白二色、刚硬线条和军事、工业题材的全部原因。新作《北大荒》系列依旧延续着多角度切入、互相解释的组画特点。组画就像一本书,每一幅画
门采尔“破坏”文物得成名
作者: 樊国华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国历史   代表人物   19世纪下半期   图书馆   文物   人物传记  
描述: 门采尔是19世纪下半期德国柏林画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在版画和油画等创作方面硕果累累。有一次,门采尔受托为《腓特烈大帝传》一书画插图。门采尔对德国历史上这位著名国王的生活和性格一无所知,他觉得无从下笔,便一头钻进了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阅读了
< 1 2 3 4 5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