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开幕
作者: 董清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党组书记   雕塑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吴长江   美术馆馆长   陈履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协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描述: 、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飙等出席开幕式。我馆馆长吕章申,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以及作品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先后致辞,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油桐花开
作者: 钟生钦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声   哈地   石头记   千年的等待   圣女   一丛丛   油桐花  
描述: 我的脚下,既不是高山,也不是平原。是我古城的江南,遍植一丛丛火焰。将五月举过头顶,为丘陵涂抹春天最后一笔粉彩。绽放的一刹那,宿命中的容颜,照出跌落的香魂。有梨花吹拂雪花,消融。红泥囤积着野火。小鸟们的蛋壳。小叶们的喇叭。或圣女顺手撒下的银器。目光折断的手镯。隔岸听见一阵风过的铃铛声。自己就是前世的药童。捣花成泥,热敷在青盐的伤口。摊开手掌。被碎瓷划过的天空,引白鸽咕咕地呼唤。
改变
作者: 简宽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青霞   一支笔   一本   随笔集   汪曾祺   龙应台   鸡鸭名家   人生感悟   《受戒》   大淖记事  
描述: [1]《窗里窗外》,林青霞一本关于清谈的随笔集。话题并不轻省,笔调亦非沉重。书中涉及演艺生活、亲情友情、旅途见闻、人生感悟诸如此类等话题。这是她的第一本书。此后开始转变。演员到作家。书中印象深刻
习近平考察贵州:政策好不好 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世纪领导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邓小平同志   习近平   红军   总书记   贵州   政策   烈士陵园  
描述: 蓝天白云,青松翠柏。习近平总书记16日离京来到贵州遵义考察,一下飞机就直奔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展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场景。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总书记驻足
抽离与再嵌入:再论傅中望雕塑的意义(节选)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嵌入   意义   节选   艺术人生   “去中国化”   社会生活   雕塑   生命记忆  
描述: 对于傅中望而言,雕塑就是他的生命记忆和社会生活的场所,他持之以恒,不断挣扎,用雕塑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表达出激情的思考。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雕塑使他和人、社会、世界发生新的关系。雕塑对于傅中望而
拼接记忆碎片,塑造私人历史——关于陈妍音《母亲》系列雕塑的随想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拼接   历史   随想   私人   记忆   《母亲》   2008年   雕塑  
描述: 一 作品获奖,但评委们未必知道雕塑背后的秘密 2008年,陈妍音的《母亲在1956、1963、1998》在首届“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上获得“中国雕塑大奖”。
低浅浮雕 绣像音乐 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音乐文物赏析
作者: 王歌扬   来源: 广播歌选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后汉书》   《史记》   音乐文物   浮雕   中原   两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 两汉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之一。记载这一时代的史籍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巨著是天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其次是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等。
纪录片《玲珑塔》——宋庄的前世今生(上)
作者: 臧红花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路   原住民   艺术区   玲珑塔   力钧   艺术生态   居住人口   栗宪庭   生活记录   转型期中国  
描述: 本片的拍摄历时四年,通过对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记录,集中展现了中国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宋庄的艺术生态。十几年间,宋庄已由最初小堡村的几位艺术家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几千艺术家,相关居住人口过万的中国最大
重印蓝图:多维度的“重生”
作者: 张瑜洋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现场   策展人   肯尼   雕塑作品   生活阅历   集体记忆   艺术创作   彦国   不得其所   克莱尔  
描述: 从自身经验出发,根据个人和集体记忆转化成的轻松而模棱两可的雕塑作品,也就只有百思不得其所的份儿了。但是当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语言赘述将自身的文化体系转嫁给观者时,心中才会出现所谓的“佛光”。
台湾馆:我所知道的台湾
作者: 张宗希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侯孝贤   创作特色   第一眼   文艺风格   台湾人   春秋阁   爱恨情仇   历史感   集体记忆   杨德昌  
描述: 第一眼看上去,吴天章的作品里没有太多流行影视或旅游杂志里所表现的台湾小清新的那一面,海报上的面孔甚至有几分雕塑的凝重感,再细看作品,夸张而精致的造型里依然有着温文尔雅的气质,只是这气质里多了几分幻觉式的历史感,以及略带温情的期许或感伤。海军形象作品里的吉他,红红脸蛋的笑着的小丑,"别说再见"的标题,这氛围就像在一部台湾电影里看到的大学毕业前夜几个朋友把自己化成小丑装的聚会,像是一种告别,或者某种开启,接着是台北
< 1 2 3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