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于时光中消长的工业印记
作者: 石头   胡文杰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咖啡   苏州河   工业建筑   老建筑   厂房改造   艺术中心   印记   城市雕塑   上海城市   公共艺术  
描述: 你说这里破旧,那么你错了;我说这里摩登,那么我错了,并不是没有正确答案,而是不需要。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的面前摆着一杯咖啡,就在不远处,是一些或大气或细腻,或冰冷或炽热的雕塑。艺术带来的感染以一种堆以名状的冲击力直击到你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你不时地轻轻搅拌一下咖啡,那褐色的液体被激起柔柔的旋涡,仿若时
上市信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软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Vista   上市   DVD   信息   RW   RS485   笔记本电脑  
描述: 中环推出五彩Mini DVD-RW盘片;索尼发布蓝光高清与极速刻录新品;盈通推出Vista集成主板RS485;宇达电通GPS PDA震撼上市;Acer推出法拉利系列笔记本电脑。[第一段]
东邪西毒——作品手记
作者: 江宏   来源: 新美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布面   记录   发展历程   释放   凝固   情绪化   绘画   作品   油画  
描述: 东邪西毒——作品手记
李斌——打进台湾市场的艺术家
作者: 李宗陶   来源: 中国农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   石库门   记忆   艺术家   深棕色   画面   油灯   台湾省   房子  
描述: 画面上,一个女知青正在洗发:深棕色背景,搪瓷脸盆,一盏暖暖的油灯——在北大荒,人们也叫它马灯。少女正取香皂,长发倾泻,丰腴的身子被油灯映成了暖暖的红色。这是李斌的油画“油灯的记忆》中的一幅
海心,我心
作者: 高保国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袭   传达   光圈   真空   海面   记忆   宽容   情感联系   暴风雨   放射  
描述: 只要看到茫茫的海面,你一定会把她与坦诚、宽容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果是这样很好。其实这正是海要向你传达的真实思想,你看浩浩荡荡的浪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汹涌而至,汇集成无数朵奇特的海花在阳光照耀下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圈,多么的无忧无虑向着未来前进,多么逍遥自在充实靓丽。然而,你可曾想到过,为了
油画作品《岜沙写生日记》三幅·张庆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贵州大学   岜沙   日记   美术学院   油画作品   写生   艺术学院  
描述: 张庆学 男 1965年12月9日生 1988年7月毕业干西南师大美术学院 现任教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第一段]
啤酒之源(第五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标志雕塑)
作者: 纪连路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发现   新闻敏感性   艺术创造   写作   采访   雕塑家   偶然性   价值   新闻工作者  
描述: 啤酒之源(第五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标志雕塑)
呼唤生灵 情结自然——黄伟明油画选
作者: 黄伟明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画展   新民晚报   记忆   明油   人才   创作   自然   新闻记者   展示  
描述: 新闻记者中会画画的人才不少,但在油画创作上有较高造诣者似不多见。现任新民晚报副刊部副主任的黄伟明近日在上海新天地举办的主题为“呼唤生灵情结自然”的油画艺术个展,便展示了一个记者画家的风采。这个画展
媒体的天空
作者: 朱盛中   来源: 新闻天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编辑   刊物   定位   媒体   天空   故事  
描述: 讲述媒体的故事,讲述媒体的人物,讲述媒体的五彩缤纷,讲述媒体的风云变幻,这是本刊的定位,也是本刊区别于市场上众多刊物的特色。仰望媒体的天空,我们看到的是天幕碧蓝清澈,彩云朵朵,星星闪烁。“超级女声”是媒体天空中耀眼的一颗,我们反复地咏唱。因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既表达了超女的心声,也表达了广大群众澎湃的激情。我们喜群众之所喜,乐群众之所乐,讲述“超级女声”的细枝末节,让这颗悬挂于媒体天空的星星耀眼地闪烁,是本刊本能的激情。
阿富汗巴米扬河谷的历史文化遗存
作者: 殷力欣   来源: 建筑创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犍陀罗式佛教艺术   巴米扬石窟   希腊   三大文明圈的接触   《大唐西域记》  
描述: 本文依据自1922年法国考古队以来的历年考古成果,结合对古代文献的重新解读,着重介绍阿富汗巴米扬石窟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特色,以及古代阿富汗地区作为古代希腊、印度、中国这三大文明圈的中介和枢纽的特殊地位。阿富汗古代佛教文化遗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向世人表明:三大文明圈的互相接触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样式的传导和物质交流上,更有许多涉及各文明圈自身变化的影响,有待我们继续探讨。
< 1 2 3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