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油画之恋
作者: 吴冠中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老   语言   油画民族化   潜台词   色彩   婚姻   美术史   见闻   流派纷呈   梵高  
描述: 我与油画相恋相伴六十年,六十年的婚姻,人间颂扬为白头偕老之金婚。今我白头,然而油画永远色彩鲜艳,更现年轻,她不断抛弃衰老的伴侣,作者。我在杭州艺专开始学艺,很快就爱上了西洋那个疯子梵高,深感其画美而惑人,而且一直爱到今天,不因见闻日广而影响对他的初恋。人人爱美,不阿的人爱不同的美,因而流派纷呈,美术史繁杂多样。始于眼见的直观的美,继而听到
把耳朵交给母语
作者: 石红许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家乡话   生活   日常交往   普通话   土话   迁徙   汉语言   方言   母语  
描述: (或者方言),用官方语言表述叫做母语,比较抒情的叫法为乡音;二是从读小学一年级时起接受的汉语拼音,工作以后努力对着收音机、电视机学习过的普通话;三是调到县城工作后那个坐拥地域优势强制进入我语基系统的饶州话
青花艺术
作者: 田万里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觉   艺术境界   智慧   艺术能力   青花瓷器   花纹   机械工艺   语言交流   数字化电视   对话  
描述: 闲下来时经常翻阅这一只宣德年间青花三凤穿花纹碗,与这只碗的对话,首先肯定不是用语言交流的。而是在静谧之中用心默默感受的。面对这只碗,我感叹先人的艺术能力,在电脑、手机、数字化电视等等先进机械工艺迅
至IN择偶宣言
作者: 天音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劳动致富   日语   期货   女子   外国   英语   社会学角度   五官   明星  
描述: 据传,时下上海女子最IN的择偶宣言是:一张文凭(最好是外国博士);两国语言(起码会英语日语);三房两厅(最低要130平方米);四季名牌(全部是国外进口);五官端正(好歹也像个明星);六亲不认(尤其是
岳州窑记
作者: 李清明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洞庭   中国陶瓷   专家考证   湘阴窑   青釉   义林   方圆百里   高足盘   龙窑   刘言史  
描述: 我的家乡坐落在南洞庭湖边,资江与湘江两条著名的河流从县境内缓缓流过,自古便有“万窑之乡”的美誉。据专家考证,家乡方圆百里的窑城是中国最早烧制青瓷与官窑的地方,曾创造了中国陶瓷业界的“七个之最”,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穿着乡愁的草鞋,走遍了洞庭水乡的山山水水,开始了对湘阴窑(也称岳州窑)前世今生的追寻与考证。儿时记忆小时候生活在洞庭湖水乡,总见有一位或几位身体敦实、面容黢黑、皱褶苍茫、头戴毡帽
三奇三宜话丹霞
作者: 尤今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描述: 站在山边,仰头上望。惊艳。巨大的岩壁,宛如一块旷世的宝石,层层叠叠地浮现着五彩色泽,艳红、灿黄、墨绿、浓褐,中有凝脂般的晶莹白色纵横交错。乍看之下,好似晚霞不小心撞在岩壁上,散出满壁的璀璨,那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描述: 熊秉明(1922-2002),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其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其生命和艺术融贯东西。1992年吴为山品味其所著《关于罗丹——日记择抄》,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后经杨振宁先生介绍,二人相识。熊先生对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赞赏有加,二人惺惺相契,成为忘年之交。2001年,为庆祝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熊秉明先生将自己的作品《孺子牛》赠送给南大,并请吴为山主持放大工作。
我这个老人美在哪里:追忆敬爱的费孝通先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描述: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达生(1903-2005),费孝通的二姐,蚕丝专家。1995年,吴为山为费老雕塑了一尊铜制头像,二人由此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忘年交。2005年4月24日,费老逝世,吴为山满怀深情地撰写了本文,追忆他与老人的交往,为费孝通、费达生塑像的艺术创作经历。 “费老走了……”当我接到费孝通先生的家人电话时,脑子里一片茫然。
古法塑孔子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描述: 吴为山先生,一位颇具才华的艺术家、著名学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为中国乃至世界级文化大师塑像。为山先生善于瞬间抓取人物的“微神”,尚意,尚气,由表及里、由形入神地展现所塑人物的精神特征,将其文化精神,以及中华文化隐现的精神之脉,定格于、凝固于、永恒于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 作者出生于诗书之家,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其雕塑独树一帜,成就斐然,于书法、绘画创作及佛教、艺术等学术研究上也多有建树。
游走帖
作者: 习习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描述: 一 先前,有关莫高窟,写过一本薄书,是对手头资料的整理,通常的介绍文字,人云亦云,自己都不想再看。一堆硬硬的语言,板结着,久了,竟几乎全要忘了。去莫高窟时,又隐约记起那本薄书里的内容,藕断丝连,结合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