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88 条
-
张永见赛后如是说……
-
作者:
慧文
乔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会大厦
公共场所
社会性新闻
当代艺术
城市规划
保加利亚
“第一自然”
世纪行
学习艺术
艺术语言形式
-
描述:
中国艺术界所表现的两种倾向,一是对前人模仿,不越雷池一步;二是以标新立异为目的,自我膨胀,这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对文化的缺失,创造思维的贫乏。艺术家的文化素质正越来越制约着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当然,一批有丰富文化积淀,充满活跃的创造力的艺术家正浮出水面。中国艺术正在经历如何进入世界艺坛到自信地成为世界当代艺术重要环节的转变过程之中……
-
文化之间的摇摆
-
作者:
吴鸿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时期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威尼斯
行为艺术
双年展
艺术语言
作品
二十世纪
《收租院》
-
描述:
蔡国强是近年来活跃在西方当代艺术界的一位中国艺术家。早在1987年他即去日本留学,1995年又去了美国。其早期的作品是通过火药爆破在画布和纸上留下痕迹。近些年他的创作形式以装置和观念、行为为主,题材涉及到民族主义、地缘政治及艺术商业化等问题。
-
征服自然而又服从自然的艺术
-
作者:
吴尧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
征服自然
艺术风格
自然美
根雕艺术
战国时代
艺术处理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审美能力
-
描述:
根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利用木本植物和根部的自然美又施以艺术处理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们把根的自然美的秘密从泥土里揭示出来,与天同创的一种艺术语言,它是当代艺苑中惹人喜爱的一枝艺术奇葩。
-
艺坛聚焦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
征服自然
艺术风格
自然美
根雕艺术
战国时代
艺术处理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审美能力
-
描述:
艺坛聚焦
-
艺术家工作室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
征服自然
艺术风格
自然美
根雕艺术
战国时代
艺术处理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审美能力
-
描述:
艺术家工作室
-
弄拙成巧巧寓魂
-
作者:
朱伯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善与恶
天然
双重人格
自然美
石蛋
创作探索
创新探索
莎士比亚
根本因素
-
描述:
莆田天然青石蛋出自闽东南湄洲湾笏石半岛五候山脉的低丘红壤台地,这里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地层多由火成岩构成,其中花岗岩、流纹岩分布较为普遍。从侏罗纪到的垩纪先后多期多次的火山喷溢,到后期的岩浆侵入原先的火山岩内,又形成了各种侵入岩,在低丘壤台地地表下,沉积成各种大小不一的扁圆形灰绿岩石蛋。露出或半裸于台面的石蛋,因千百年日晒雨淋,自然造化成黑、灰、黄、褐等各色斑斓“蛋壳”,有的甚至还遗存着海蚀的痕迹,但其内里却是号称“绿豆
-
感言——写在《中国雕刻艺术节》之后
-
作者:
李维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作热情
艺术家
雕刻工具
石雕艺术
雕刻工人
雕塑家
不同思维模式
雕刻艺术
雕刻语言
-
描述:
相异相融,融而后异丰 在艺术格局多元化的当今,艺术观念、风格、形式各异的艺术家聚合一起,往往会冲突叠起,争论不止;而此次相聚也并非趋同;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和作品的创作、制作过程(通过展览和大赛);发表各自的艺术观点和主张(论坛、论文),犹如各自献上一菜一肴的大聚餐。事先并未规定什么菜系、菜谱,但却是一席百味俱有的丰盛大宴。东西南北中,全国各地(包括台湾)来的老、中、青艺术家,和一部分欧、美、澳洲朋友欢聚一堂,不分主、客、大家平等地坐在席前,品赏别人,也品赏自己。既可
-
世纪末的会师:’99回响雕塑展学术座谈会纪要
-
作者:
庄艺
来源:
装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材料工艺
平面处理
人体工学
形式风格
审美要求
装饰雕塑
现代人
立体构成
工业设计
-
描述:
世纪末的会师:’99回响雕塑展学术座谈会纪要
-
恬噪的知了和无声的画家——评李晓伟的近作“知了”系列
-
作者:
翔子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系列
绘画语言
个人性
物质空间
人类
工业文明
无声
作品
油画
-
描述:
伟大概是第一人,因此,我首先感受到这一系列油画作品绘画语言的独特的“个人性”。南方夏日林中的蝉鸣不绝盈耳,有时那种持续不断的恬噪对失眠者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温柔的折磨,而画家却从中找到了美学上的诗意所在
-
追求真美的陈人钰和他的绘画作品
-
作者:
尹新秋
来源:
今日湖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明
体验
俄罗斯
艺术家
语言环境
文化艺术
语汇
百年沧桑
油画创作
文艺创作
-
描述:
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7月26日,首届华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在这次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共同主办的展览中,陈人钰创作的油画《新世纪的曙光》从10000多件绘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厅墙面最醒目的展品,并被评为银奖。这次展览中,吴冠中等一批评委只给油画评出了两个银奖,两个铜奖,陈人钰和另外一位画家的作品共享了油画奖项的最高荣誉。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院环境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一级美术师,陈人钰获得过多次荣誉。但这次他却格外激动,因为评委不仅充分肯定了他的艺术成就,同时充分肯定了他寄寓在作品中的信念追求和爱国激情。《新世纪的曙光》,表现的是一个渐渐被人淡忘了的题材。画面背景是渔舟待发的香江,天上乌云密布,地平线上曙光初照,两艘渔船正迎着曙光扬帆出海,画面中央,孙中山先生凛然独立,两眼注视前方,忧患中饱含着期待。从小到大,陈人钰对孙中山一直保持着从心底涌现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