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186 条
-
看2004届雕塑系毕业生作品展
-
作者:
陈钢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教学
绘画风格
绘画语言
2004年
绘画技法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展
教学改革
-
描述:
艺术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是生命,是存在的状态。在社会发展、巨变的今天,伴随着时代潮流的脚步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并存的时代。
-
足球比赛中非言辞沟通和传达的特点及形式
-
作者:
王广宇
来源: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球
传达
非言辞沟通
比赛
-
描述:
采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与本队队员、对方队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观众之间的非言辞沟通和传达的特点及形式进行分析,有助于队员更好地发挥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
-
走中国油画的自主发展道路
-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精神
中国
自主发展
艺术语言
美术展览
油画
-
描述: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从动员到展出历时3年,作为参与策划和把握展览进程的人,我常常回首它从一个学术团体的计划,又拓展为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下属的33个省市具体负责人的合力,进而激荡起数万名中国油画家的投入、参与竞争,凝聚成33个展览,先后五批,在中国美术馆连续展览了一个月。轰轰烈烈地来,轰轰烈烈地去,此起彼伏,犹如大浪淘沙,杰
-
油画创作随感
-
作者:
苑广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段
造型艺术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
描述:
中国民间美术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要突出这种形式,就要挖掘出其内在的表现力。但是过于拘谨的写实描绘往往会削弱民间美术的表现力。从视觉感应来看,过于写实的东西总是视觉感观的先入者,所以再美的造型一旦成为物象的奴隶,它就会无声无息地被埋没在物象里。抽象绘画奠基人康定斯基曾作过这样的论述:"假使在一画里,一根线条从摹写实物的目的解放出来,而自身作为一种物作用着,它的内在音响就不再因旁的任务而被削弱,因而获得它的完满的内在力量。"对油画创作来讲,造型不能局限在事物的表画上,而应扩展到整个画面结构以及总体形式的艺术处理中,借鉴民间造型手法,简洁、大胆地组织画面。以感情意象为基础,但并不等于感情意象,它同样是主观的真实。追求感情上的真,往往不注重形象的真,"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因此把民间造型规律运用到油画中,借助油画的特殊表现力,一定会创造出油画的交响乐来。
-
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座谈会纪要
-
作者:
汉初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手法
形式语言
文化战略
学术活动
“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座谈会”
-
描述:
2004年4月6日,《美术观察》杂志和《文艺报》、《美术》杂志、《中国油画》杂志、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联合在北京召开“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民族化道路座谈会”,靳尚谊、刘大为、詹建俊、袁运甫、邵大箴、闻立
-
人性的呼唤——王国斌的油画艺术
-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人性
绘画观念
王国斌
艺术精神
艺术语言
意象
-
描述:
在当代艺术进程中,我们愈来愈容易通过艺术的方式触及我们的生存现实,借以张扬当代艺术任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原创性和批判性立场。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视觉文化生成和流变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作为一名现世的旁观者和参与者,王国斌真诚地让自己对于主流社会的认知态度凸显干那层丙烯的艳丽光
-
对历史的视觉考量——马一丹和他的《长街系列》
-
作者:
邱正伦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手法
历史题材
视觉语言
现实主义
画家
马一丹
《长街系列》
油画
-
描述:
我并不想把马一丹最近创作的油画《长街系列》当成一种“历史题材”来看待,我深知如果从形式语言的探索上来解读它,也许更适合大众的口味。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油画又总是将我的注意力推向历史的深处,而且我进入
-
郭利洛的“花开花落”及其它
-
作者:
张建松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开花落》
《有红格子的风景》
郭利洛
艺术精神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油画
-
描述:
在中国现代艺术中,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存,由于这两种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方式不同,因此,中国现代艺术并没有从精神的、文化的、历史的广泛需要出发来建构自身,而是从价值取向和历史使命出发,形成了含糊的、非流派性的发展趋势,同时艺术家向个人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个人存在状态和社会发展程度进行重新审视,确定自己所处的艺术环境与生存方式,这是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当代艺术发展中我们也能注意到某些严肃的思考和精神上的努力,这些思考和努力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端倪清晰可见。郭利洛的《花开花落》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无论将郭利洛的《花开花落》、《有红格子的风景》、《手套》等作品归纳到哪个流派中都
-
写生: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
作者:
李真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色彩
艺术创作
造型艺术
艺术形式
写生
油画
-
描述:
绘画创作离不开写生的过程,写生使艺术家加深并丰富对生活的感受力与创造力。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大量的写生训练,拓展了我们的视觉天地,使我们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着更丰富的感觉能力,提高了视觉造型与色彩思维的主动性。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与丰富的色彩变化,对眼睛的直接刺激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感应,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变化,这是任何媒体图样所无法代替的。
-
沉与浮——罗磊明近作观感
-
作者:
冀少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艺术风格
罗磊明
艺术精神
中国画
艺术观念
艺术语言
视世语言图式
-
描述:
罗磊明 1957年4月生,197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梅尼尔克夫”油训班学习。现任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包装技术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