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60 条
-
灰而贵气的城市风景
-
作者:
潘闻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独特风格
情感
艺术家
自然形态
色彩语言
艺术独创性
和谐
油画
城市风
-
描述:
体验融为一体,没有主客之分,只有纯真的艺术喜悦.艺术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对人类活动的自然形态及其变化进行挑选.而应是发自内心地、清醒地直面现实,将艺术活动融入到自然大象之中,发掘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油画这一外来绘画形式形成和谐互动,进而建立起中国写意价值结构与色彩语言互为融合的艺术语言体系.
-
我的那幅画究竟去了哪里?
-
作者:
罗奇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可言
广阔无垠
山雾
小虫
画面语言
气场
五彩斑斓
自我形象
投身其中
渐行渐远
-
描述:
面对画面,我常有一种困惑,我能走进我的画面吗?它离我是如此的遥远,像辽阔无边的大海。即使是画面刚刚形成的笔触,它也是让我感到如此的陌生,是属于我的吗?我越是想抓住它,它就离我越远。偶尔一两次的亲密接触,是时间的毒药,回来后仍然是绝望地看着它渐行渐远。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画布
-
“悟空” 黎增辉3D油画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统绪
画家村
悟空
中西绘画
绘画理论
画中人
中国当代美术
艺术语言
湖北省洪湖市
美术展览
-
描述:
11月18日,"悟空"——黎增辉3D油画展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东街圣之空间开幕。画展展出了43幅3D油画,全国各界人士千余人出席了画展开幕仪式,这也是黎增辉先生独创3D油画的第一次公开展出。黎增辉先生1957年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美术展览并曾经荣获金
-
马文婷访谈 在问题和形式之间
-
作者:
倪昆
马文婷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绪表达
形式感
油画风景
书写性
绘画语言
写意精神
必死性
马文
问题性
绘画传统
-
描述:
倪昆(以下简称"倪"):你的作品把中国绘画传统的写意精神和油画风景结合起来,在绘画语言上比较特别,同时还有一种很强烈的感伤情绪,无论是从色彩、技术还是内容上,这种情绪表达源自哪里?你在选择题
-
雷子人对话严智龙艺术
-
作者:
雷子人
严智龙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材料质感
颗粒感
现代性
画中
视觉体验
艺术语言
当代绘画
形式要求
韵律感
-
描述:
雷子人(画家、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以下简称"雷"):床画得很洋气。严智龙(以下简称"严"):是铁丝的,我要保持它的线条感,很随意的感觉。会出现现代性形式要求,这些肌理会产生一些点的碰撞,出现节奏感、韵律感,弧线的韵味也如此,然后产生我预期的效果。想让它在精神层面上更有看头儿,鸟是否多余,我在考虑。雷:强调了精神性的东西,感觉很神秘。严:前面用丙烯后面用油画,前面要做铺垫,比如这些肌理啊、颗粒感什么的,层层覆盖。雷:材料制作不只是物质性的,却能通过材料质感增加作品
-
梁硕自述
-
作者:
梁硕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中心
皇家艺术学院
美术大展
表达欲望
中央美术学院
点景
提名展
艺术语言
上海双年展
现成品
-
描述:
一般情况下,我认为做作品不该事先考虑太多所谓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动机和心理需求。所以我喜欢东一榔头西一镐,赶上啥是啥,没什么规划,方法和媒介也看情况而定,导致表面上看作品没有一贯的风格和面貌,但回头看还是有一些思路和方法在暗中运作。在《给老婆的信和给情人的信》里,除了情感因素,我在意的内容是人与物之间的控制与失控的
-
进入幻境:读陈文令2012新作有感
-
作者:
夏彦国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文令
自身创作
现代艺术博物馆
社会事件
现场感
公共空间
红色记忆
福建省博物馆
上海双年展
-
描述:
的作品如红色记忆、物神、中国风景系列等也因为个性鲜明、充满张力的造型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的"紧急出口"展览以及"悬案"展览,又分别以社会事件和个人事件为背景,将文学性、戏剧性、批判性融入自身创作中,尤其在展览中,更加注重现场感,将雕塑与周围的
-
超越平凡的视界——达利与米罗油画作品比较
-
作者:
李绶青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达利与米罗
符号语言
-
描述:
绘画是一个充满了比较的世界,从西方传统到东方精神.从原始性与现代感,从微观的到宏观的,从具象的到抽象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特质似乎都能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挖掘、发现。他们的表现技法变化多端,为人类贡献了一个新奇而自由的世界,他们利用各种属于他个人特有的符号进行创作,其强调潜意识的艺术特色对后人影响深远。本文结合两位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分析,提出了现代创作的途径,以及梦幻绘画的价值.
-
非故·非新:武将的木刻试验
-
作者:
汤宇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态度
表达方式
试验
语言方式
个体经验
绘画
武将
知识结构
木刻
准确表达
-
描述:
少年时期的绘画经历、油画方面长期积累的绘画体验和插图教学中掌握的表达方式和方法,都在武将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近年来,他清理了早期绘画中的一些元素,结合个体经验和内心感受进行语言方式上的转换,通过木刻找到了准确表达自己的途径。他的生活态度、个体经验、知识结构与传统认知在这里糅合并释放。
-
当今语境下民俗题材油画创作探索
-
作者:
刘文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乡土民俗
语境
民俗
都市民俗
-
描述:
民俗题材的油画创作,对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艺术,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未来的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当今各种展览、油画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大批民俗题材油画作品不断涌现并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些许不足,在题材的拓展、内涵的挖掘、语言的沉淀上还需进一步探索。
<
1
2
3
...
27
28
29
...
64
65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