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秦修平
作者: 秦修平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方式   线造型   造型方式   画种   版画   中国画造型   油画   修平   差异   专利  
描述: 线造型并非中国画造型语言方式的专利,油画、版画甚至雕塑,各自都有其对线的不同理解和呈现。而线造型为什么与中国画的造型方式如此亲近,甚至曾几何时,还以它来作为区分中国画与其他画种在造型方式上差异的标准?我想这种差异除了对"线"认知的狭隘与概念,更应该是体现在中国画对线的独特考究上吧。
对油画迹象的再次审視
作者: 范静雯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阎平   女性题材   创作  
描述: 常常发现很多人在看了当代油画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困惑:"远看是油画,近看鬼打架",对油画迹象的视觉混乱表示略带悔慢的不满.与古典迹象大不相同的现代油画,起初始得动机就是对古典痕迹的有意反抗,这种反抗一旦成为一种文化创造的力量,就会推陈出新,产生异于从前的审美标准.现在我们认为这些看似胡涂乱抹的画比一丝不苟的精心之作更有看头,它所标示的美感是那样适宜,甚至可以批评其中的作品过分的唯美.
穿婚纱的交河
作者: 韩子勇   来源: 今日民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时间   梨花   赞美诗   高昌   缠绕   白色   交河故城   婚纱   对话  
描述: 一幅油画有它自己隐秘的命运。如同少不更事的青年,迟早被投入复杂多变的时间的旋流,被风吹雨打。社会广大,人海茫茫,不管它被供奉在神圣的殿堂,还是被人遗弃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这风中之烛,摇弋多姿,已经点亮沉郁的胸膛,让我从此惦念。
田学森:一个行走中国的画家
作者: 肖巩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上海   乡土油画   城市风景   中国   艺术语言   大都市   城市女性  
描述: 油画家田学森,从山东到上海定居,已十三年了。但繁华的大都市并不是画家贪求和留恋的地方。早期田学森的作品就有着与故土山东乡土油画不同的特点,1997年他到上海后,就感觉找到了适合表达自己气质的艺术语言。他画了大量城市女性、人体和城市风景,一反他从前作品中的强烈对比,
当代艺术的视觉秩序对美术史写作的一点思考
作者: 段炼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罗兰·巴特   艺术家   审美语言   当代艺术   现代主义   美术史   图像   作品   视觉秩序  
描述: 通常的美术史写作,除了编年列传外,一种倾向于风格流变史,另一种倾向于思想发展史。前者如西方学者的诸多史著,后者如台湾学者林惺狱对中国百年油画发展的研究,认为毛泽东及其文艺思想是影响中国油画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两种认识论和治史方法截然分离,缺少内在关联,尤其是对思想与风格的关系,只停留于表面的阐释。
看得到的声音,听得见的色彩——关于“我在·视听体验——2010年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
作者: 张新英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声音艺术   版画创作   艺术工作   版画艺术   色彩   艺术家   联盟   语言元素   作品   中国版画  
描述: 一、关于"我在·视听体验"按常理儿,色彩是视觉的事儿,声音是听觉的事儿,眼睛和耳朵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然而,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在感官功能的角度又是分不开的。人们对周边事物的感知是一个立体的过程,周遭环境的一切因素,不论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还是触觉的,都通过感官作用于人类的认知活动。人们素来喜欢探讨纯粹的事儿,诸如美术和音乐、架上的和架下的、版画的或油画的等。事实上,视觉艺术
动态的表情:雕塑的动态语言和雕塑气质的关系
作者: 朱智伟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拉底   动态语言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思想情感   姿态   雕塑家   精神气质   表情   女性  
描述: 苏格拉底是这样敦促艺术家的:艺术家应该准确地观察"感情支配人体动态"的方式,从而表现出"心灵的活动"。说到表情,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人的面部。的确,面部的变化表现了我们丰富的情感,快乐、悲伤、快乐、冷漠、真诚、虚伪等等。其实,传达表情的方式是多面的。科学家对女性:的实
现实与人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数码摄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码摄影   摄影作品   记忆   摄影语言   中国当代   人生   光线   摄影家   照片   摄影师  
描述: 人生不可逆,岁月成神偷,梦想超脱,神志潜入梦幻之河。当记忆游离开现实的岸,光怪陆离遂成真实,却不想,身体如记忆的船,藏不住,躲不开,忘不掉,一如雕塑,仿若神明,再生羁绊,幻出群影。浮生若梦,照片为证。
论灯光雕塑的兴起
作者: 杨浩   来源: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观   灯光雕塑   光语言  
描述:形式语言来创作。本文着重讨论传统雕塑向灯光雕塑的转变,和探究灯光雕塑的兴起的原因,并结合分析具有代表意义的光语言作品来说明灯光雕塑产生的意义。作者认为,从传统雕塑向灯光雕塑的转变,表征了雕塑艺术从手工塑造为中心模式向建造为中心模式、从情节内容为中心模式向视觉奇观模式、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转变。
永宣青花开创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作者: 杜卫民   来源: 当代金融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人画”   写意画   价值   特征和   中国文人画   语言创作  
描述: 永宣青花开创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 1 2 3 ... 27 28 29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