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春龙的猎人与猎物
作者: 徐福厚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场   时代   革命者   绘画风格   真实情感   语言特征   现实主义   猎物   具象绘画   作品  
描述: 在美术批评的语言环境中,具象绘画和现实主义两个名词往往会交替出现,或被经常重叠使用。前者,是从绘画手法及语言特征出发对绘画风格的分类。后者则是从艺术主张出发,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规定。从美术史上看,它被
光辉符号与葵花涅槃
作者: 史晓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形态   阳光   图式语言   艺术家   向日葵   画面   图像   符号化   精神   男权主义  
描述: 即使生活在后人类时代的当下,我们也很难明确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进化中延异,反倒觉得体质在渐趋退化。可是,现在我们却能时时刻刻地体察着丰厚的物质文明在迅速膨胀。与此相对,新人文思想的确立却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其实,任何新思想从发
学画·听话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模仿   个性   操作环节   动手   画面   共性   艺术教学   形象比喻   行为  
描述: 1学画,是学习操作,学会一套动作、行为。记得学画时特别喜欢看人家怎么画,看到先生作画就会连同细节一并记下来模仿:调色板挤颜料的顺序,下笔从哪块颜料入手,连擦笔纸撕多大、放在哪儿都学。记得老师说,擦笔
浅论绘画艺术的模糊性
作者: 曾妮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形式语言   绘画作品   模糊性   模糊概念   创造性   现代绘画艺术   艺术家   客观事物   艺术品  
描述: 引言所谓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存在不确定性、不明朗性,有着亦此亦彼、相互关联的过渡状态。美国语言学家琼斯曾写道:我们大家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含糊、难于下定义的术语及原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所用的词是非常有用的,而且确实也是
明镜作品
作者: 明镜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传统文化符号   中国画家   抽象性   文化意象   作品   艺术取向   基本架构  
描述: 在明镜之前或与他同时从事抽象性绘画的中国画家,各有不同的艺术取向。他们一般喜欢借用传统文化符号或传统文化意象为自己绘画的基本架构。
投资2亿建釉下五彩陶瓷城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投资   醴陵市   政府部门     留言本   首都博物馆   相关产业  
描述: 据悉,4月27日至6月20日,历史的釉光——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展出。到目前为止,已吸引了十几万名观众前往观看,观众的留言本写满了70多本!醴陵瓷,在2009年的夏天,在首都北京,刮起了一股湖南风。而醴陵市相关政府部门正欲乘这股风,推动醴陵瓷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大发展。
李铁映先生釉下五彩陶瓷的艺术创作
作者: 牧子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投资   醴陵市   政府部门     留言本   首都博物馆   相关产业  
描述: 李铁映先生釉下五彩陶瓷的艺术创作
现代陶艺与地方文化漆艺相融合
作者: 陈其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地方文化   现代陶艺   文化遗址   漆艺   陶瓷艺术   艺术语言   新石器时代  
描述: 陶瓷艺术与地方文化是水乳交融的。陶瓷作为一种载体,它所含概并且包容很多艺术语言在内,如绘画艺术语言、雕塑艺术语言等。绘画语言中的国画、图案、装饰画、书法、水彩、油画、剪纸,甚至版画漆艺等众多艺术语言都能在陶瓷上找到。1.我国陶瓷与雕塑语
民族化道路的图像诠释:新中国油画60年风貌刍论
作者: 梁美玲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新中国美术   现实主义艺术   毛主席去安源   写实油画   艺术语言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描述: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美术馆推出一系列纪念性的、回顾性的以油画为主的美术大展。如3月份的吴冠中个展、5月份的靳尚谊油画展、7月份的华彩北京美术作品展、8月份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大展,乃至去年底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寻源问道”油画展等,综合起来可以看出新中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反映在油画艺术上的时代风貌和风格特征。回望与共和国风雨同行的60年,可以直观地感知新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历程。油画民族化在于形式、在于内容、更在于精神。新中国油画界几代油画家们紧贴时代脚步,用心灵感悟生活,以手中笔抒心中意,共同讴歌中华民族60年来取得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深化和延展了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实践和艺术历程。一、新中国初期的油画风貌从1949年到1965年,伴随着新中国诞生和初期的社会经济建设,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艺术,经过中国油画家们半个世纪的探索与积累,得以以朴实的技法面貌开始了初步的民族化实践,为油画艺术赋予了东方色彩和新生国家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新中国油画民族化最早表现在1949年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如戴泽的《欢迎解放军》、韦启美的《儿子立了功》、艾中信的《保证不停电》、胡一川的《攻城》、莫朴的《分地》等。这是在探索油画...
融会、通达的境界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大为   绘画语言   绘画样式   工笔重彩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人物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创作   当代中国画  
描述: 刘大为君是当代中国画界很有成就和影响力的艺术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他的作品就入选当时的全国美展,20世纪80年代他的工笔重彩和速写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 1 2 3 ... 16 17 18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