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任伯年工笔,意笔肖像画线条分析
作者: 梁荣辉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伯年   意象造型   工笔画   语言特征   意笔人物画   造型方式   造型特征   线条   人物形象   肖像画  
描述: 线条是中国画当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与造型方式.在绘画语言的点、线、面、色彩等造型要素当中,线条是构成中国画造型形象最基本的语言符号.本文以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为例,从线条方面分析上笔人物画和意笔人物画的语言特征与造型特征之间内在的关系.
工笔花鸟画的诗性略谈
作者: 王琴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伯年   意象造型   工笔画   语言特征   意笔人物画   造型方式   造型特征   线条   人物形象   肖像画  
描述: 诗性结构是17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文社会的活动本质是艺术性的,因为这种活动出自于人类自身的诗性想象。所以人类的一切创造物都具有诗性结构特征,人类在对自然的
浅析写实油画的中国情境
作者: 王威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写实绘画   陈逸飞   印象主义   王沂东   写实油画   艾轩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的写实油画经历百年历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伴随着中国快速的社会变革,由于艺术语言的多元化,写实油画被认为过时了。其实中国的写实油画有着其存在的基础,有着发展的环境,仍将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形式。
感悟油画主观性色彩
作者: 赵春雷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固有色   油画家   油画艺术   绘画语言   当代油画   现代绘画   色彩语言   色彩学   审美价值  
描述: 主观性色彩在油画领域中,已经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和表达主体内心体验和情感的绘画语言,充分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气质和个性特征,同时还带有民族和地域的因素。本文是从中西方色彩语言的表现中,强调主观性色彩在当代油画发展、创新中的重要性。
通过我的作品谈油画创作技法和肌理材料
作者: 耿鑫瑶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主客体关系   油画艺术   油画笔   绘画技法   油画技法   当代油画   情感表现   创作技法   绘画创作  
描述: 油画材料、技法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与载体,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理解主客体关系的中心,而情感表现则是油画材料、技法的生命力与价值所在。
浅议中西绘画中的色彩艺术
作者: 杨琼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色   中国画色彩   《历代名画记》   印象派画家   色彩学   以色貌色   视觉体验   艺术语言   康定斯基   色彩艺术  
描述: 色彩在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精神的载体。在艺术领域中,色彩是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任何绘画都不能忽视色彩的感染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国画和油画绘画色彩的特点,结合中西色彩观,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艺术,对于中西绘画大融合的今天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
黑色在版画作品中的艺术功能
作者: 丁军立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现象   木刻版画   版画艺术   黑白木刻   色彩语言   艺术语言   版画作品   套色木刻   黑白对比   艺术功能  
描述: 黑色在中国文化里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同时黑色也代表热情、冲动以及无尽的力量。版画的色彩语言有别于国画、油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由于版画的客观方面的因素,使得黑色在版画中的作用
蒋采苹先生重彩画艺术初探
作者: 尚峰亦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彩画   女画家   美术教育家   工笔重彩   艺术园地   画品   艺术语言   国画颜料   蒋采苹   中国画坛  
描述: 蒋采苹先生是一位修养全面、人品画品俱佳的美术教育家,是位精益求精、成就突出、风格独特的女画家。她集男人的刚毅、女人的细柔于一身,在工笔重彩这块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广收博取,取得累累硕果,从而独标于中国画坛。
浅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作者: 杨运来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教育书简   美学问题   现实生存   文化教养   语言文学   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   席勒   古典审美   精神意识  
描述: 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审美教育通过文化教养,充分而又全面地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得到有效协调,使社会文明、文化的符号概念(语言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与"这一个"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建立具体切实的联系,并将这一文明、文化有机地内化到具体"这一个"人的精神意识里。
人类生命在呼啸中奋搏前进:推荐刘亚明最新力作并论其美学意义
作者: 王世德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油画家   布面油画   深层意蕴   创作状态   寓言式   美学意义   亚明   史诗性   幸福美好  
描述: 《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是刘亚明历时两年,呕心沥血完成的巨幅油画。这幅油画有160多个人物,组成了一个宏大的史诗性结构,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寓言式图景,既有具体丰富的形象细节,又有些超现实的深层意蕴
< 1 2 3 ... 13 14 15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