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传统工笔人物画“线”的语言
作者: 余青   赵昆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造型观念   绘画特色   有机整体   审美特点   传统工笔人物画   艺术语言   中国绘画   线条   美术作品  
描述: 传统工笔人物画历史十分悠久,具有多种美术绘画形式语言,但线条是其最重要的一种,它将我们民族的绘画特色和审美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线条语言具有丰富独特的审美品格及程式化特点;具有状物
陶艺形式语言的探讨
作者: 戴玉衡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陶艺语言   探讨   发展  
描述: 本文拟探讨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与当代文化之间的表达空间。现代陶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30年的语言实验过程,经历了由形式问题到媒介语言实验到文化关注,由淡化意识形态
汤立画家作品精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精选   画家   现代文化   中国画   艺术语言   作品   武汉市  
描述: 当前中国画坛最杰出和极具个性的大写意花鸟画大家。中国当代最著名美术评论家孙美兰女士曾这样评论汤立先生的大写意花乌画:“从艺术语言来看,汤立的简笔花鸟近似八大但又不是八大……汤立在他那简、静、空、逸的画面中,涌动着一种内在的活泼的心灵飞跃。
悟名阁陶瓷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精选   画家   现代文化   中国画   艺术语言   作品   武汉市  
描述: 悟名阁陶瓷艺术
古朴典雅 相映成趣——论现代陶艺中的祥和民俗风
作者: 刘清云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相结合   艺术风格   审美意识   现代陶艺   传统吉祥图案   艺术语言   古朴典雅   民俗文化   历史悠久  
描述: 中华大地,流淌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铭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瑰丽多彩,它作为绵延几千年的独特文明,传承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及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现代陶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多样的表现手法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来体现它的审美追求。随之淳朴稚
回家——为梦想奋斗的起点
作者: 赵昕   来源: 留学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一轮明月   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国留学   博士毕业   言语表达   中国旅行社   声地   传统陶瓷艺术   世界陶瓷  
描述: 的故事所吸引,从那时起就一直把钱老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出国留学就多了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以前,当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时,我会大声地说:我的梦想就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作者: 徐程莎   来源: 都市家教(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一轮明月   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国留学   博士毕业   言语表达   中国旅行社   声地   传统陶瓷艺术   世界陶瓷  
描述: 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历史是传承和纪录我国历史的载体,教学内容极其广泛,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结合新课改,初探如下几个方面。
原研哉设计中的形式语言
作者: 陈静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形式语言  
描述: 想象的来源是像两手之间存在的空间那样虚无的东西,极简的设计风格是要表达一种“空”的理念,摈弃多余的东西,是最低限的设计,而不是无设计,“空”就是要让观众产生想象力。
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对首饰设计的影响
作者: 徐易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特点   陶瓷首饰   中国传统元素   审美特点   语言区   艺术文化   装饰手法   传统首饰   传统文化元素   首饰设计  
描述: 元素也一直继承发展着中国传统元素。对于中国传统首饰,我们应该用一只新的艺术语言区重新表达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
浅析绘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作者: 胡冰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绘画内容   艺术语言  
描述: 历史的潮流是前进的,探索绘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人物还很重,只有更好的掌握绘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尤其是对绘画形式的高度理解与把握,我们的创作源泉才会源源不断,才能探索出更加有意义的形式,绘画作品的意蕴才会上升一个档次,才使得绘画作品,有了文化的气息,有了深度,使得作品的耐看程度提升有了更高的品味,使作品有了思想,有了灵魂,不会那么的媚俗,不只是好看,更多的是内涵,是耐看,所以绘画的内容与形式更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 1 2 3 ... 35 36 37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