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省】搜索到相关结果 681 条
-
陶瓷雷蒙粉废尘开发利用通过评议
-
作者:
兆坤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物利用
开发利用
技术开发
环境污染
江西省
粉碎机
合理使用
日用瓷
新局面
陶瓷原料
-
描述:
长期被视为废物的雷蒙粉废尘,一直未被合理使用。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原料总厂技术开发科,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试验,终于用废尘制成各种建筑瓷、雕塑瓷、日用瓷和部分高白釉薄胎瓷,为我省废物利用和控制环境污染开创了新局面。由雷蒙粉碎机生产出来的瓷石粉叫雷蒙粉,是当前主要陶瓷原料,而生产过程中鼓
-
陈望平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作者:
陈望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陶瓷雕塑
艺术风格
江西省
陶瓷研究
中国
陶瓷艺术
美术师
发展空间
工艺美术
-
描述:
陈望平,1963年生,江西丰城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1981年进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工作,从事陶瓷雕塑创作,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先生的悉心指点,十多年耳濡目染,受益非浅。其作品继承
-
油煤合烧高档瓷隧道窰
-
作者:
梅村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燃油隧道窑
江西省
主要措施
日用瓷
景德镇市
组对
氧化炉
节能试验
工业公司
高档瓷
-
描述:
景德锁市宇宙瓷厂和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节能服务组对该厂2号隧道窑进行节能试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自然而然:读李怀鹰的油画
-
作者:
蔡武平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内心
鹰潭市
自然环境
表达方式
江西省
作品
油画创作
人与自然
艺术氛围
-
描述:
鹰潭铁路地区油画的兴盛得益于马宏道先生。马先生在鹰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使鹰潭形成浓厚的油画艺术氛围。这其中,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画家,李怀鹰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文革还没有结束,李怀鹰这些艺术青年却有幸在浓烈的艺术氛围
-
关中唐十八陵石雕造型风格演变略说
-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省
风格演变
境内
造型
中唐
武则天
石雕
蒲城县
-
描述:
唐代十八帝陵,由西到东北方向,依次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蒲城、富平6个县境内,绵延100余公里.乾县境内有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唐僖宗的靖陵。礼泉县境内有唐太宗的昭陵,唐肃宗的建陵
-
修复何为——《青莲寺》雕塑正遇修复性破坏
-
作者:
王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内
青莲寺
太平兴国
莲花座
硖石山
福岩禅院
泽州县
赐名
山西省晋城市
修复性
-
描述:
一、古寺来由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分为古、新两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势展开。古青莲寺
-
中国超写实雕塑的光荣与梦想——西安高仿真机器人暨写实雕塑艺术展在西安隆重开幕
-
作者:
叮当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
研讨会
超级写实主义
仿真机器人
西安
国内首次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
描述:
2012年9月15日至20日,由西安市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支持,西安曲江超人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超人高仿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国内
-
对话兵马俑国际雕塑展亮相江城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碰撞
陕西省
西方神话
欧盟
艺术家
雕塑家
比利时
兵马俑
美术馆
-
描述:
当兵马俑遭遇欧洲骑士,当东方传奇碰撞西方神话,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火花?8月3日,由湖北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比利时优艺公司共同主办的"对话兵马俑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亮相江城,32尊风格各异的兵马俑让观众耳目一新。此次展览以"对话
-
山西唐至元代道教雕塑: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七
-
作者:
李凇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
波士顿
述略
中国道教
元代
雕塑
发愿文
山西省
-
描述:
山西是我国历代雕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现存最早的道教雕塑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北魏延昌四年(515年)双座像(详见笔者前文),由发愿文得知像主是大阳县令焦采造,大阳县即今山西省平陆县,位于山西南端,邻近陕西和河南,这也是目前
-
收获梦想的地方——记陕西省雕塑院
-
作者:
陈启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陕西省
三十年
地方
艺术家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收获
传统文化
-
描述:
人生三十而立,一项事业又何尝不是?陕西省雕塑院成立,恰逢其时。三十年来,雕塑家们植根于关中文明之沃土,贴近生活,不懈耕耘。创作出许多具有浓郁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雕塑作品,其中有不少立于公共环境,为黄土高原带来时代的艺术气息。这里采撷来陕西省雕塑院艺术家部分近作,作为纪念三十年历程的一次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