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靳尚谊新作: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
作者: 杨菲菲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一席黑衣、头戴黑纱的妇女处于浓烟弥漫的背景之中,仿佛眼见一场烽火硝烟的轰炸一般紧张与恐惧,紧蹙的眉头、圆睁的双眸,微微张开的嘴唇,以及一双不知所措的双手……这就是靳尚谊的肖像画作品—《惊恐的妇女》画面上所表达的情绪与动势。 《惊恐的妇女》作于2007年,是靳尚谊所代表的“新古典”风格绘画的后续重要作品之一,现藏于中国美术馆。这幅有着异域风格的肖像画作品,与靳尚谊著名的《塔吉克新娘》在人物的眉宇间仿佛有着类似的影子,但又全然不同。 作于1983年的《塔吉克新娘》是一次伟大的探索。两度对欧美的出访与考察,使得靳尚谊亲眼所见诸多欧洲古典主义艺术大师们的原作,回国后便开始探索与研究西方古典油画的内涵,找寻欧洲传统绘画与中国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艺术道路。《塔吉克新娘》的发表,标志着靳尚谊的油画成就进入了新的境界。画面中的塔吉克女子侧光面对,表情宁静、典雅,色彩与体积感强烈,有着浓重的西方古典造型之感。这个阶段他创作了如《青年歌手》、《瞿秋白》、《医生肖像》、《晚年黄宾虹》等一系列著名作品。 而《惊恐的妇女》则有着更加强烈的情感表现。与二十年前鲜艳、明亮的红色不同,这幅作品画面中的妇女披着一身黑色的外衣与头纱,正惊恐而紧张地张望
赵孝萱 假画漂白与学术崩解的危机 发现一本奇书的过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描述: 》等书。 2011年9月,中央美院油画研修班第一届的10位同学发出公开信,声称一幅拍出天价的徐悲鸿油画是当年他们的习作。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我有一天发现一本精装大书《徐悲鸿美术全集·第一部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纸质装置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波普   艺术市场   艺术家   创作观念   西方现代主义   误读   传统雕塑   参照系   现代雕塑  
描述: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纸质装置雕塑
浅析雕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 丛锐奇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现代雕塑   材料   中国传统雕塑  
描述: 在造型艺术中,雕塑艺术与材料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统一于作品之中,雕塑往往赋予材料一种新的生命,一种固有的形态置换成为另一种形态,或者从物质形态上升到精神形态的层面中,而材料作为雕塑艺术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文明。雕塑作品中的理念和形式的发展及变化有助于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而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也同样丰富了雕塑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表现语言。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雕塑材料的发展及西方现代雕塑材料的转变进行分析,来表达我对雕塑创作所运用的材料发展、变化与应用的理解。
王德惠:中国油画民族化的个案
作者: 尹舒拉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国际艺术城   德惠   浙江省   油画民族化   西方绘画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人生   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画   林风眠  
描述: 坎坷的艺术人生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耕耘的农民,都认为自己弯曲着身子起早摸黑地耕作,是命中注定的事。既不值得夸耀,更不值得花费本来就紧缺的白纸和油墨。王德惠就是这样一位在艺术的土地上苦苦耕耘一辈子的老农。
吴子复早期油画实践:历史情境下吴子复之身份裂变
作者: 郭燕冰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美术学校   吴子   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绘画   二三十年代   写实主义   西画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引言吴子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身份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他很好地融入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潮流。这个潮流短促而激烈,在中国美术史上却发挥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它凝聚了关于这个时代所有的美术关键词:西画思潮、现代绘画、社团、写实主义、国学回归。它所诠释的这个时代是多重而错综复杂的。历史赋予了吴子复时代的使命,而吴子复终其一生都在为推动中国美术的发展而努力。
现代陶艺不应摒弃实用性
作者: 齐彪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艺术性   传统陶艺   陶艺家   艺术价值   现代陶艺   毕加索   西方现代艺术   生活陶艺   实用性  
描述: 传统结婚,是我的目标。在作品上如何将毕加索、克利的现代绘画与日本的辘轳味道结合是我的工作。”[1]“走泥社”重要成员之一铃木治的作品,有着浓厚的日本原始土器的意味,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青白瓷的迷恋,预示了对传统陶艺本位的回归。
关注生命的表现性绘画
作者: 王端廷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中国传统绘画   新表现主义   现当代艺术   荷花   西方现代艺术   绘画表现   抽象表现主义   关注生命   林风眠  
描述: 今天,我想尝试从中国和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角度,对刘国夫绘画的历史背景做一个梳理。一百年来的中国油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徐悲鸿开创的写实性绘画体系,另一类是林风眠建立的表现性绘画体系。从林风眠、苏天赐、沈行工到刘国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表现性绘画演变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就:中国早期的表现性绘画主要是中西文化图像
古老材料的再发现
作者: 何力平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形式语言   重新认识   新材料   西方现代艺术   雕塑家   课堂教学   作品   引导学生   重新发现  
描述: 从现代艺术开始变革以来,雕塑的形式语言和观念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雕塑在引进西方现代艺术的过程中,经历了多种风格的变化过程。面对这些让人不知所措的变局,川美雕塑系的教学如何面对传统的木雕和
试论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的特征
作者: 赵笺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乡土美术   革命历史题材   改革开放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创作   过度干预   油画创作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美术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与调整。从伤痕、乡土美术开始,整个美术界逐渐摆脱政治因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过度干预,打破精神束缚,回归到对美术本体价值的探索上;另一方面,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引入和新潮美术的兴起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