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蝎子没娘”解“物语”──解读李倍雷油画近作
作者: 孙宜生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蝎子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艺术   《花语》   解读   “物语”   西方现代艺术   油画  
描述: “蝎子没娘”解“物语”──解读李倍雷油画近作
油画评选后的几点感想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民族气派   画评   西方现代绘画   作品评选   组织者   优秀作品   题材   民族特色   油画创作  
描述: 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评选之后,有几点感想,写出来,向大家汇报。心态。这里说的心态,是指面对第九届全国美展各方面人士的心理状态,包括作者、组织者、评论家、普通观众,当然也应该包括各级领导。九届全国美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举办,有特殊的“庆典”意义,大家对它的期望值很高,是可以理解的,从送评的油画作品看,各省市都投入了相当
应该正确评价徐悲鸿
作者: 钱海源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20世纪   现代美术史   正确评价   西方现代派   写实主义   中国画   马蒂斯   林风眠   徐悲鸿  
描述: 对比文学界出现的“重写文学史”思潮,在中国美术界虽然至今尚未见有人公开发宣言、提口号,鼓吹要“重写美术史”。但至80年代中期以来美术界早已有人在搞“重写美术史”的工作,且业已颇见“丰硕的成效”。在某些“重写论者”写的有关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文章中,把自“五四”以来的革命和进步的美术,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的“为人生的艺术”,4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讲话》指引下产生的延安和解放区的美术,将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十
油画评选后的几点感想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民族气派   油画媒介   中国艺术   画评   西方现代绘画   主旋律   重大题材   优秀作品   民族特色  
描述: 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评选之后,有几点感想,写出来,向大家汇报。 心态这里说的心态,是指面对第九届全国美展各方面人士的心理状态,包括作者、组织者、评论家、普通观众,当然也应该包括各级领导。第九届全国美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之际举办,有特殊的“庆典”意义,大家对它的期望值很高,是可以理解的,从送展油画作品看,各省市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尤其是解放军总政治部给予很大重视,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动员、组织工作。作者们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都以很高的热情从事创作。但另一方面,大家以“平常心”对待这次展览,也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现象。所谓平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我能画什么,就提供什么,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得好一些──大多数创作者持这种态度。但组织者也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创作者的积极性,不做违背艺术规律的事。我想,评论家和普通观众也会以平常的心情看待这次展览。因为组织者、创作者的心态比较正常,这次展览反映出来的当前油画创作的状况也就比较真实。参展作品既注意了庆典意义,也充分注意了艺术的特性。即使有庆典和纪念内容的作品也是通过艺术的特性表达出来的。这样,纪念建国50年的全国美展才能成为反映我国当前艺术水平...
走向自觉——新时期的中国油画
作者: 杨浩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20世纪   新时期   艺术家   写实绘画   西方现代绘画   写实主义   民族风格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无论在艺术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来都没有象今天有这么多的画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油画创作中,形成了一支富有生机的油画创作大军。中国油画在与中国社会变革同步发展中,创造了一批有较高艺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油画作品,它形象地反映了新时期时代跳动的脉搏。以“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个性特征”作为发展战略的中国油画,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以丰硕的成果和强劲的实力向世人展现出了自己的崭新风貌——走向自觉。 本文想就比较有感触的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现实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 汪诚一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实   历史原因   苏联美术   政治形势   国际国内环境   西方现代艺术   输入极   现实主义精神   繁荣与发展   中国美术  
描述: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经过两次重大的冲击,一次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俄罗斯和前苏联美术的大量输入极大地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历史原因,这种影响发展迅猛并一度成为一统美术界的主流派。 第二次是80年代以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西方现代艺术以其浩大的声势大举进入中国美术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与众多流派共存并荣的百花竞放的局面。 应该说这两次冲击对中国美术的繁荣与发展都起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中国油画的“世纪总结”
作者: 林公翔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探索   油画大师   作品   二十世纪   徐悲鸿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描述: 极为难得的一个世纪中国油画的“大盘点”。于2000年7月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吸引了无数热情的欢众。
消除“本土主义”情结
作者: 鲁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自身   建构   情结   主持人   寻找   猜想   西方现代主义   中突   本土  
描述: 与85时期强调建构“现代性”而盲目追赶西方现代艺术的潮流不同,雕塑界不少人自90年代以来比较注重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出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现代主义的雕塑话语乃是建立在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之上。简单地挪用,既不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突出自身文化的个性,也不利于我们表达
米丘工作室幸福地生存
作者: 张焰   戚娟娟   来源: 中国企业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达艺术   文化意义   职业艺术   西方文化艺术   艺术家   工作室   非营利   西方现代艺术   北京东方广场   国际文化  
描述: 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新锐人物之一的米丘是一名职业艺术家。小到腕表的设计,大到高楼广厦的规划,他一一胜任,建筑、绘画、雕塑、摄影都能成为他游刃有余地传达艺术理念的手段。当代著名国际文化活动家霍夫德拿克这样评价米丘,“他是中国第一代完全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主义的艺术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