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现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11 条
-
意象化境:刘大明油画释读
-
作者:
张红梅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释读
传统审美
新表现主义
艺术家
画面语言
西方现代艺术
创作
作品
意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中国油画始终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以表现自我思想、情感、意识为归旨的新表现主义领域,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表现风格和艺术语言体系。刘大明作为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重要代表之一,以个人的体验性记忆为资源,凭借多年对生活、对生命的观照,在暗合着中国传统审美的思维过程中,构建出一个光影聚散、超越时空的意
-
画我所要——我眼中的戴士和先生
-
作者:
孙建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绘画风格
一本
西方现代艺术
文化艺术
文化高度
中央美院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谈古论今
-
描述:
仰望戴士和30年前,戴士和先生的大名就如雷贯耳。那源于一本《画布上的创造》的书,这是"走向未来"丛书中重要的一部作品。不要小觑这套丛书,那是代表一个思想激荡、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的社科、文化艺术各路思想精英锐意思考的结晶。20世纪80年代人们刚刚从文化禁锢中冲破出来,大多数画家还处在面对美术新潮不知所措的迷茫阶段,而戴士和先生在《画布上的创造》一书中以超脱于美术史的一种文化高度,阐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戴士和先生在书中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如数家珍般灵活运用西方大师的经典案例,通过对绘画风格流派语言的解读,以睿智的洞察力,风趣、鲜活、生动的描述启发着读者的思考,那思想的光芒如黑夜中划过天际的一抹亮光,启蒙着经历了被思想绑架、被精神暴虐的时代的人们,也
-
本土意蕴 当代中国油画的审美价值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新世纪
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油画
西方现代主义
人物形象
审美价值
本土化
历史阶段
农民形象
-
描述:
继2006年现实主义之路——七人油画展之后,2007年中国油画界又先后重拳推出精神与品格——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和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2007年还可以载入史册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学院的成立,一个以杨飞云为院长的当代中青年写实油画家教学梯队的强强重构。毫无疑问,新世纪中国油画再度兴起了写实主潮,一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油画家成为21世纪中国写实油画运动的骨干。
-
油画实践甘苦谈
-
作者:
吴冠中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前
学生
言论文章
西方现代绘画
实践
油画
-
描述:
有朋友告诉我,说有些人感到我的画不错,但言论文章老强调形式,不妥;但另一些人却认为我谈得不错,但自己的画太老实。“文革”前,我的学生也有背后私议的,说我介绍讲解西方现代绘画,允许学生试验探索,但自己却不搞。
-
“诗韵斑斓”欧洋意象油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当代中国
西方现代派
中西艺术
美学意义
中国文人画
意象油画
诗韵
-
描述:
中国的油画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当代中国女画家欧洋主张整合中西艺术之长处,首次提出颇具中国美学意义的“意象油画“之说,被誉为“中国最早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她创造性地采用西方印象派灿烂的色彩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形式语言来体现中国文人画强调“气韵生动”和”写意性”的审美理念;
-
王东声作品名家辑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篆刻
倪瓒
美术学院教授
西方现代绘画
逸品
声近
国画家
创新试验
王镛
王东
-
描述:
造化在我!东声近作冲虚简静,一派禅机。——王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篆刻家)王东声的山水画则是可喜的抽象性山水画。他原学油画,对抽象绘画的理解和把握,为科班国画家所不能及。在看似信笔挥写涂抹中,源于西画的抽象规则,会在潜意识里控制他,所以比较合乎抽象法度。这种状况和刘国松相同。他可能是引进西方现代绘画理念作创新试验,在不经意间拓展出抽象性山水画的,还不是出于理性自觉。所以被某些评论家指认为所谓"逸品山
-
云南重彩画、版画亮相北京
-
作者:
徐沛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重彩画
传统工笔画
西方现代绘画
版画
70年代
北京
云南
-
描述:
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的“云南现代版画重彩画展”于2008年12月20日至2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展出陈崇平、陈力、陈永乐、陈一云、贺昆、蒋德芳、李秀、吕敏、刘红、孟毅、裴文璐、沈德坤、孙太仁、史一、熊惠明、徐建德、杨德华、杨鹏、郑滋、张汉东等人的作品共计百余件。20世纪70年代末,以丁绍光、蒋铁峰、陈永乐、陈崇平为代表的一批云南画家,以中国传统工笔画为基础,借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
-
视觉传达创意的情感表现——青花与平安锁的新建构
-
作者:
张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中国传统
创意设计
情感表现
西方现代艺术
青花
平安
传统文化
-
描述:
什么是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于视觉传达创意设计中去,是设计师尤其是当今中国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设计界一直认为,多元化是发展的主趋势,然而,片面认为多元化就是吸取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方法,忽略了中国传统的本土化的概念,导致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存在着丧失自我个性以及作品日益同质化的倾向。随着这一问题的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高校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开始引入更多的地域化
-
埃德加·德加的雕塑艺术
-
作者:
郅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加
艺术家
《思想者》
西方世界
法国巴黎
西方现代艺术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
描述:
雕塑家德加1917年的法国巴黎,天空被游荡的阴郁加上一抹未知其是的曙光淡淡地笼罩着。这一年的西方世界充满了在艺术史上具有终结和起始意义的重要事件。其中,两位巨匠级艺术家相继在巴黎陨落,一位是现代雕塑里程碑式的人物: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 1917),罗丹的葬礼在默东别墅举行,墓前放置着他的代表作《思想者》。另一位是伟大的艺术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这两位巨匠既是古典艺术的尾声,又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端,他们的逝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同一年,法国人杜尚(Marcel Duchamp)的《泉》在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展出(未获批准),他以现成品作为艺术形式极度挑战了艺术的意义,代表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
-
“未来主义之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
作者:
萧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表现题材
意大利
未来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门类
中国美术馆
20世纪前期
-
描述:
时值《未来主义宣言》发表百年之际,由中国美术馆、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市政府和北京意大利文化处共同主办的“未来主义之路”展,于2010年9月8日至10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发轫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以速度和机器为主要表现题材,涉及绘画、海报、雕塑、摄影、建筑设计等多个艺术门类,鼎盛于20世纪前期。
<
1
2
3
...
34
35
36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