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清代广彩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
作者:
郭东慧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彩瓷器
西方文化
出口数量
资料统计
清代
乾隆年间
出口外销
中西文化交流
-
描述:
器由于它的器形、装饰风格、纹饰的多样化,风靡世界,不仅是我国外销陶瓷的主要品种之一,更是享誉中外的一种瓷艺。迄今为止,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或民间私人手中都收藏有大量的广彩瓷器,广彩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历史见证。
-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奋力书写中国梦的辉煌篇章
-
作者:
姚亚平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大发展
文学作品
景德镇
作家
文艺工作者
文学创作
文化自信
文化生产
江西文学
-
描述:
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对文学事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文学创作和文化生产寄予了越来越多的期望,也为文学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全省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总结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创造创新,造就文学大家,不断推出精品力作。 一、勇于担当,始终高扬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
画水者:李昕个展
-
作者:
许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艺术家
黄土高原
展览
水墨
中西文化
李昕
文化遗产
-
描述:
调,他拒绝用过多的颜色,简单的颜色中充满变化,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文化,有一种玄学的意味;另外李昕水墨作画的方式也非常独特,将纸揉皱,然后用一支蘸饱稀释过墨的画笔在上面拖过,凸起的地方着色,而凹下去的依旧洁白,就像黑色的雪覆盖在白色的山上。他还甚至用烟灰涂抹整张纸,来呈现独特的意境。展览截止到5月10日。
-
景德镇瓷器海外征战史
-
作者:
周冉
来源:
中国海关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人
景德镇
成吉思汗
殷弘绪
中西文化
个人财富
年收入
世纪初
外销瓷
中国瓷器
-
描述:
存放以防损坏,在最重要的宴会上才拿出来炫耀身份。一件上等的景德镇瓷器漂洋过海来到世界各地,通过拍卖的形式出售,价格会翻数十倍。瓷器贸易让中国的景德镇与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紧密相连。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中亚、西亚的征战打通了中西文化交通的要道。波斯的钴蓝
-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主要纹饰(上)
-
作者:
黄静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销
景德镇
全球化
16世纪
纹饰
中西文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
-
描述:
明清时期是景德镇瓷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其瓷器外销最为兴盛的时期。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东西方各条新航线不断开辟,使中国的陶瓷外销也进入到全球化的时代。与此同时,明清时期也是中西文化互相交流与影响的第一个高峰。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纹饰,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浓厚的时代特征。
-
论江西文化中的传统功利观
-
作者:
何裕宁
来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利观
江西文化
牺牲精神
-
描述:
论文从区域文化角度出发,以江西文化为例,分析其中蕴含的功利观的主要内容有舍身为国的牺牲精神、诗书耕读的人生情怀、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接着,探析了功利观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脉络。当我们站在新时期再审视这种功利观时,我们要在全面认识其对传统社会影响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其中的有益成分,让其为江西崛起服务。
-
浅析吴冠中油画风景的形式美感
-
作者:
冯世刚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美
民族化
中西文化
-
描述:
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最具争议的画家,同时他也是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以文代刀,通过锐利的语言向“内容决定形式”开刀,公然向现实主义的“内容决定形式”发起挑战,强调形式美的独立性。“笔墨等于零”一反中国传统,全新的阐释了中国笔墨的真正意义,同时给跳入笔墨泥潭里的艺术家们当头一棒。他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两个革新性的创作理念,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
“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导语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殖民主义
现实主义
艺术家
中国美术史
中西文化
中国画
半殖民地半封建
油画
中国现代美术
专题
-
描述:
出路,出国留学成为清末民初一时之风尚。西学东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由此形成知识分子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积弊的动因,最终在五四新文化
-
大家风范——追忆段文杰先生的贡献
-
作者:
安邕江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
敦煌莫高窟
敦煌艺术
中西文化交流
敦煌学研究
敦煌壁画
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的守护神。他在《敦煌艺术》的讲演中,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高度概括":一部千年建筑史,一部千年雕塑史,一部千年绘画史。"他强调,敦煌石窟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我国的国宝,也是联合国列入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他对敦煌研究院的功能作了准确定位:
-
养育莫高窟的大泉之水
-
作者:
汪晓萍
李成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文化
敦煌研究
敦煌莫高窟
敦煌艺术
中西文化交流
敦煌学研究
敦煌壁画
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敦煌莫高窟以它无数精美的雕塑和壁画而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外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有个甘肃省,却知道中国有个敦煌,敦煌有个莫高窟。敦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了著名的旅游城市。以莫高窟为主要景点,加上阳关、玉门关、月牙泉等,都是人们去敦煌参观旅游的目的。很少有人知道,莫高窟其实也是一块沙漠绿洲。它坐落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西面背靠终年流沙的鸣沙山,面对着的是岩石嶙峋的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