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竹林七贤”
作者: 黄向前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竹林七贤”   石佛艺术公社   装置   黄国瑞   冒险  
描述: 黄国瑞的创作方向很广,绘画、综合材料、陶艺、装置、雕塑等都有所涉及。然而他不是忽然从一种艺术形式跳到另外一个,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本文从“竹林七贤”这件装置作品阐述他从绘画到装置的创作历程。
新媒体参与下的时装设计展览——以Mcqueen和Jean paul gaultier2015年时装展览为例
作者: 余俊湲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空间   时装展览   新媒体装置  
描述: ,越来越多的策展人和设计师倾向于将新媒体和他们的创作作品相结合,从而顺应观看者的视觉审美需求。本文以麦昆的时装主题展览和保罗的主题展览为例来具体说明当今世界上一流的时装设计师是如何将新媒体融入他们的展览之中。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对多媒体创新的思路拓宽,促进展览设计的发展,探讨新媒体创作的新的途径。
简析金铜佛造像的封底技法
作者: 陈丽娜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铜佛造像   装藏   封底  
描述: 存在封底之说,现在我们见到的高古佛像的封底大多数都是后代为了方便储存、运输以及收藏等加上去的。古代佛像制作按宗教程序为佛像加持、藏、开光,佛像具有法力后才可为修行者供奉,成为佛教徒供奉的神像。金铜佛造像
栏目设置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栏目设置   技术工作者   舞台灯光   装饰设计   舞台机械   建筑设计   专题策划   网络产业   建筑声学   艺术批评  
描述: 1.专题探索:每期专题策划——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探讨。主要刊发基金、课题项目。2.人文科技:着重刊发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建筑声学等专业剧场技术发展,以供舞台技术方面工作者交流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时装   清华   人物   女性服饰   现代审美意识   粉彩   中国瓷器  
描述: “粉彩时装人物瓷器”是中国瓷器绘画由传统转向现代审美意识的标志,瓷画艺术家将目光瞄准时代最前沿,描绘了颇具时代气息的女性服饰装扮,记录了国门初开、新旧交替时期东方诗情和西式浪漫碰撞和融合下人物与时装的变迁史,时代意义突出。
玲珑万象——来自美国的俄罗斯皇家法贝热装饰艺术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   美国   万象   家法   艺术展   俄罗斯   故宫博物院   装饰  
描述: 2016年4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联合举办的"玲珑万象——来自美国的俄罗斯皇家法贝热装饰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开幕。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故宫博物院与弗吉尼亚
略谈家庭油画的装饰
作者: 周凯菀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   装饰性色彩   油画  
描述: 装饰画,顾名思义,用于装饰的绘画。装饰画的命名取自于它的功能。最初,凡是具有装饰性的作品都叫装饰画,但是这个概念过于宽泛,需要进一步分析解释。当今油画是装饰画的中流砥柱,活跃于艺术品经营机构和绘画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综合装饰的艺术魅力分析
作者: 叶虹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综合装饰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   艺术魅力  
描述: 各种信息、情感、文化等的表现手法。而中国的陶瓷发展也是同样的,在现代的陶瓷艺术中,体现的大都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的文明。但是陶瓷它具有传承的功能,它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意识等相结合表达。因此,本文针对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综合装饰的艺术魅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抗战时期中日宣传画对比
作者: 徐旭伟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锄奸工作   装饰画   最后胜利   幽默性   战时宣传   讽刺性   民间剪纸   艺术形式   中国抗战   陆志庠  
描述: 、传单画、装饰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素描画等,有的是两个画种、三个画种的手法兼而用之,甚至借用民间剪纸等艺术形式。抗战宣传画服务于战争,普遍具有以下特点:鲜明的目的性和强烈战斗性、讽刺性和幽默性、通俗化和大众化、速写性
浅析油画与雕塑在装置艺术中的综合运用
作者: 唐超群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运用   作为材料的雕塑   装置艺术   油画元素提取  
描述: 在长久的艺术发展中,雕塑与绘画从来都是作为单独的门类进行发展,但是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面临着共同的文化难题和自身艺术语言的更新的挑战.也许,我们应该从当下的文化背景出发,重新考虑雕塑的特质.把雕塑作为一种材料语言,与油画创作中的某一重要元素进行提炼、综合使其与油画作品的其他部分建立某种联系,共同参与到艺术作品的表达现场.雕塑之所以被选择来记录或者是呈现一个艺术行为或活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其本身三维空间的物质形态所呈现出来的张力,另一方面,由于其三维空间的特性,有着比照片更加有效的现场感和信息传递.
< 1 2 3 ... 78 79 80
Rss订阅